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74|回复: 8

诸葛亮的北伐—六出祁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5-1-19 12:00 编辑

诸葛亮的北伐—六出祁山

汉主刘备永安去世!后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纟候领益州牧,政事大小,皆由丞相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内修政理: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兵精粮足之后。认为当今之势: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决定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长安。

当其时形势魏占东汉十三州之九州,蜀占一州吴占三州。在经济,人力,物力,对比上,魏强而蜀弱。力量悬殊,这是当时重要客观原因!蜀军从汉中北伐中原,必须通过几百里的高山险谷。地形险阻:进军只有两个方向选择;一是出秦岭入关中,路近而险峻。另一路由汉中经阳平关,武兴祁山至天水,路远而道平!

据当时的形势和特点来看:蜀军运输困难,粮草从剑南运到前线,千里迢迢难以跟上,故利于速战,而魏军在本土作战,后方供应不成问题,利于持久战。诸葛亮未能取出奇制胜的之策,而是绕道祁山: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用稳打稳扎,一面平推的战术,这恰好中了魏国司马懿坚壁固守,持久作战之圈套!

公元228年,亮与群下计议攻魏,行伍出身的名将魏延向诸葛亮提同一个发人深省的建议“奇兵冲其腹心,“镇守长安的夏候都督胆小无谋懦弱无能: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秦岭以东,当子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丞相可大驱土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这正是一条奇正相合的好计,结合当时的敌情,道路,是切合实际的!有一定的正确性的,后来司马昭懿曾对人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用兵,先从子午谷征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这从侧面说明孔明过于小心谨慎,造成蜀军作战指导上的失策 诸葛亮却认为魏延之计:非万全之策“因而固执地决定从“陇右争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

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认为五千人马入山谷太险,加以拒绝!魏延又说:丞相从大路进发,彼必取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进而得中原!故不用延计!孔明依然坚持从大路进军!其实:奇兵:出奇制胜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初伐中原魏国无备,二是魏国主将无能,三是魏延出奇兵有准备,又自愿率兵.孔明以五千人入谷太险,实事上,用孔明出大路的方案何止损失五千人马!后来他六伐中原,旷日持久,攻城不下,粮草不继,最后以失败告终!

孔明按自已的方案;派赵云,邓芝等大张旗鼓出斜谷道,暗地亲率大军主力沿汉水上溯,北出祁山,想先取陇右,然后夺取长安!

魏明帝自刘备死后,一心享受大兴宫室,园林,毫无防蜀准备,及闻亮出兵祁山,南安(今武山县西北)天水,安定(今镇原县南)三郡皆叛,关中大震,魏朝野皆震,魏明帝急调兵拒之。诸葛亮遣马谡前往街亭,(今庄浪县东南)阻止魏军西进,但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意图,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魏军断其水道,谡军大败,土众离散,诸葛亮被迫搞撤军汉中!第一次北伐由此失败!231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因千里出国作战,魏军坚持:持久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被迫再次退军!后来数次北伐,终难突出魏军的防线,劳师无功,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在北伐前线出世,终年五十四岁!

不少历史学家都从祁山作战中,看出:诸葛亮在用兵上的不足之处,尽管他足智多底,满腹经纶,但在用兵却太保守!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肯切“亮治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里说的短,主要是指孔明在祁山作战中,每次都是稳打稳扎的战术,却不:勇敢大胆的直插敌人的纵深腹地,出奇制胜,他的短是在战役,战术上过于谨慎,没用奇谋,并非短在战略设计上,

三国演义上尽量将诸葛亮造成智慧的化身,但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什么取进,这一重大历史实事,是不能违背历史实事的!

最后邓艾一支奇兵,阴平渡险,迅速挥师夺江油,取涪陵克绵竹,最后迫降了成都的刘禅,使西蜀政权毁于一旦!而敌人最终用的也就是:奇正相合的奇兵,正面是钟会的大军,奇兵便是邓艾的轻兵!

诸葛亮的长处正如陈寿所说,在于安抚百姓,昭明礼法,制定适宜的政策法令,他一生皆能开诚布公,凡精忠为国的,那怕是仇敌都要受到奖赏,而玩忽职守的,触犯国法的既是是亲朋也要加以处罚,处理公正,没有有怨恨他,是治国理良的良才,却未能取得成功,这大概是因为随机应变的军事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不尽(三国志)

诸葛亮的志向是“前进则要龙骧虎视,一举扫清天下,统一中国,后退也占据边疆,震荡一下,他认为在自已去世后,蜀国便没有进军北伐中原,与魏国抗衡的人,因此他年年用兵不止,屡屡炫耀武力。然而诸葛亮的才干,是长于治理和训练军队,在应用谋略,出奇制胜这一方面却正是他的短处,他治理国家的能力远远高于军事指挥才能!然而他的对手,却是当世杰出之才(司马懿)。加上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他本应取守势,却不顾实际情况的进攻,因此连年兴师动众,却未能争取到成功!可惜诸葛亮当时没有象韩信那样的名将,因而难以建立功业!(三国志)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主晓,一千多年来,人们将他作为智慧与聪明的化身,这当然有些艺术夸大,但他确实是一个才智非凡的人物!故有“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190812f1cgg5jrd2a8179c.gif
47_242415_06510ff26f6cd43.jpg

点评

旧作。  发表于 2015-1-19 12:0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博学多才!{:1_249:}{: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孔明,我是很喜欢的一个智慧之人。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孔明跟了曹操,会不会有后现的三国演义呀,会不会最后司马家一统了三国。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件。说实在的,三国里面,有才的人太多了,但是介孔明这么有智慧的人少。我喜欢三国里的几个人,如曹操,周瑜,都是了不起的。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孔明隆中三分国,公瑾赤壁一把火。英才命短空悲恨,化为青烟直云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这条小道让我想起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沧。其实这是最重的一步棋,36计就有这一步。可惜孔明最后还是没有走出祁山。孔明最后命洒五丈源。一代英才犹如天上的一颗最闪亮的星。不过孔明此生永远闪着最美的一面。我喜欢他,因为他的才华。叹英雄,慕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这条小道让我想起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沧。其实这是最重的一步棋,36计就有这一步。可惜孔明最后还是没有走出祁山。孔明最后命洒五丈源。一代英才犹如天上的一颗最闪亮的星。不过孔明此生永远闪着最美的一面。我喜欢他,因为他的才华。叹英雄,慕英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如果孔明跟了曹操!他就不是孔明,其里,作者的思想,是正统人儒家思想,以兴复汉室为大业。诸葛亮之扬名后代,不在于他有多少才,其实,真正的才他并不在曹操之上,也不在刘备之上,这只是演义将他描写得这样智慧。其实孔明在《三国志》并不是懂多少军事,而只是以政汉家出名。个人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成都武候祠
诸葛亮三步一谋,五步一计,草船借箭空城退兵,孔明成为智慧的化身,其用兵仿佛孙吴,计出莫测,“死诸葛,吓走活司马,果真如此嘛,诸葛亮到底是人还是神?为拨开神秘的历史面纱!我信步来访成都武候祠!”
    “从历史的风烟里,越过千年时空,随着游人脚步逐渐深入,树丛深处矗立着一块巨碑上刻“诸葛武侯祠堂碑”,这就是名闻中外武侯祠,细观 唐朝宰相裴度碑文。称赞诸葛亮有建业之智,报国之心!具开国之才,治人之术!
    斜倚在祠前的一株千年古树上,抬眼望去祠前数层台阶,两侧雕有古拙的石质神兽庄重生动,好似千军万马矗立于此。高大的楠木擎起重檐的屋顶。大殿上上悬 “名垂宇宙”牌匾,殿的左右两壁,左书孔明《隆中对》。右列岳飞所书《出师表》。
古人云:“读《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诸葛亮和岳飞,理想和抱负,在这里交融!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泪,笔锋似枪,两位巨人,一前一后,理想和抱负,在出师表里共鸣!
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快乐而活贪图享受!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赤胆忠心,被人民敬重!推之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祠内,匾额楹联众多目不暇接。“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等等,都是颂扬孔明之词。这些词在刘备殿内看不到,可见孔明在人民心中的崇高!
穿过几层廊房,来到孔明殿。殿内宽敞开朗香烟袅袅。“诸葛亮”端坐正中,双目凝思神态自若,胸中自有百万雄兵,腹内自有计千条。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仰望孔明之像,先生是那样慈祥,目光泉水般的明净,手中羽扇轻轻启动。  
像前有一个三面铜鼓,相传是南征蛮人时制作的,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美的云纹和回文,颇有商周青铜器之味。大殿的顶梁由贵重乌木制成,仔细打量,乌木上刻有文字,原是孔明《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句掷地有声,远传海外!
面对先生的塑像,感叹良多。治国理政,究竟是制度重要,还是道德文章力量更大?此刻站在大殿之上,让人沉吟良久!
     遥想当年:刘备白手起家,由织席卖履”发展为一代帝王,诸葛亮功不可没。为忠于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以小击大,以天下之十三之一,攻击强魏!其实孔明军事并非长处,而在于政治!
北伐难成。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那么,诸葛亮为何立志北伐呢?原因也有三:安内必先攘外,小国更要图强,理想必须坚持。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也是不能没有梦想的。所以,说诸葛亮治国强于用兵。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提出异议,达成共识!
   “诸葛一生惟谨慎”,当年亮与众人计议伐魏,魏延提出奇计 “奇兵冲其腹心,“镇守长安的夏候都督,胆小无谋懦弱无能: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秦岭以东,当子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如此妙计,孔明弃之不用!后来司马昭懿曾对人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征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诸葛亮认为魏延之计:非万全之策“因而决定从“陇右争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孔明过于谨慎,造成战略失策!本来奇兵天降,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待魏国从梦中惊醒发出余威,诸葛亮正面的进攻,难取效果。
    颇有讽刺意义的,日后灭蜀!正是邓艾的奇袭,不知诸葛亮地下有知,有何感想?孔明率十万人马,还是按自已的方案;派赵云,邓芝等大张旗鼓出斜谷道,暗率主力沿汉水上溯,北出祁山,想先取陇右,再夺长安!
     魏明帝自刘备死后,一心享受大兴宫室,园林,毫无防蜀准备,及闻诸葛亮出兵祁山(祁山,横卧在甘肃礼县汉水北侧,绵延数十公里,扼陇蜀咽喉),南安(今武山县西北)天水,安定(今镇原县南)三郡皆叛,关中大震,魏朝野皆震,魏明帝急调兵拒之!
魏国兵力超过蜀吴总和。诸葛亮遣缺少实战的马谡率阻援部队前往街亭,(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为汉中要地,粮道全经此地,可谓诸葛亮的生命线)!阻敌魏军西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意图,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魏军断其水道,谡军大败,土众离散,诸葛亮被迫撤军汉中!
第一次北伐由此失败!之后,诸葛亮数次北伐,千里出国作战,魏军坚持持久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被迫退军!五次北伐,终难突破魏军的防线,劳师无功,(公元234年)诸葛亮操劳过度,在北伐前线出世,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终年五十四岁!
将星西坠,日月为之失色,蜀军撞跌而哭,甚至有哭死者,连受到孔明处罚的廖立为之落泪,李严为之而死。孔明临死不忘国家。再三提醒后主刘禅:臣死之后,不要使家有穿不完的衣服。出外有用不完的钱。有的人活着他已死去,有的人死去,他还活着,一代风云从物孔明虽然远去,“万古云霄一羽毛:崇高形象却高悬在我心中。
徜徉在武侯祠的堂前殿后,行走在丹桂掩映。红墙曲径之中,心却又飘向那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我感叹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情怀。值得庆幸的是。“文革”,破坏了无数古迹,但武侯祠却片瓦未损,至今每年还有200万人来拜访。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之地,我踱步祠中。久久不忍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