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嵊(sheng)县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它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3月27日)嵊(sheng)县农村6名说唱艺人首次登台,串演《十件头》、《赖婚记》等,唱腔仍以“落地唱书调”为主,这时演唱称“小歌班”。(照片)从嵊(sheng)县6名“小歌班”的演出,到现在100年的演变,越剧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剧种。
女子越剧的兴起
越剧从农村的“小歌班”走向城市大剧院,经过由男子戏班到女子戏班历代艺人的艰辛创业。1923年在嵊(sheng)县施家岙(ao)创办了第一副(fu)女子科班,由女演员扮演男女角色,女子出科以后,越剧史上出现了第一副女子戏班。这个科班培养了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一批著名演员。到三十年代末,女子戏班几乎完全取代了男子戏班,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一切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的女子越剧,在全国所有戏曲剧种中独一无二,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江南观众的欢迎。
越剧进入上海
三十年代越剧大规模进入上海,四十年代越剧在上海兴盛发展。1945年,袁雪芬组成雪声剧团,1946年5月6日,雪声剧团把鲁迅的《祝福》改编为《祥林嫂》上演,(照片)引起文艺界很大反响,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支持。越剧拍的第一部电影是《祥林嫂》,时间是1948年2月。
1947年夏季,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事业,越剧“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义演《山河恋》,(照片2张)与破坏越剧改革的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斗争。这一时期,剧目上出现了较好的戏,如雪声剧团的《凄(qi)凉辽宫月》;尹桂芳、竺水招的芳华剧团的《石达开》;范瑞娟、傅全香的东山越艺社的《孔雀东南飞》;徐玉兰、王文娟的玉兰剧团的《国破山河在》等。演员形成各自的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袁派、尹派、范派、傅派、徐派、以及稍后的戚(qi)雅仙派等。1949年上海有近30个剧团,其中雪声、东山、玉兰、云华(竺水招与戚雅仙)、少壮(陆锦花)被称为“五大剧团”。
新四军的越剧宣传队
上海越剧兴盛之时,江南活跃着一支新四军的越剧宣传队。
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东四明山根据地对越剧进行改革,组成宣传队,这支宣传队里,就有来自越剧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