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34|回复: 3

游梁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游梁山
独游梁山泊,
闲逛忠义堂。
好汉今何方,
只存水浒传。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5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久慕梁山泊,
                仰瞻忠义堂,
                好汉英魂在,
               《水浒》留芳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水泊梁山——AAAA级旅游区

因业务关系,我往来济宁,荷泽多次,每次经过梁山县都有一种冲动,好汉的事迹总在心中涌起。英雄故事是那样激荡胸襟。其实梁山就在梁山县东南隅二公里处,在车上一眼就能望到!
梁山,本名良山。到后来才改为梁山。这就是惊天动人,海内闻名的水泊故地。谁人不知打武的武松,力拨杨柳的鲁智深……来到这里不去看一下,那将是永远的遗憾。也如我当年到了青城山,没看乐山大佛,至今心里总象少了什么。
这天我和同伴雷哥终于步入了梁山。跨入山门,笑哈哈的及时雨宋江率兄弟们端着大碗酒,拱手相接。我们心里充满服快乐。沿着108级石级前行,108级寓意108好汉替天行道。最引人注目的是:
舒同题写的“水泊梁山”和。和范曾写的“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之联!
很形象的概述了好汉是:逼上梁山。
步入其间,我仍然难以想象数万大军是如何哨集梁山上的,眼前不过区区3.5平方公里,就算是一块平地,人挨人能挤下多少人?这是文学的神奇和魅力,文学化平凡为不朽。《水浒》却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英雄的事迹无人不知:可事实呢,史实呢
据《东都事略•侯蒙传》:“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江 “横行齐魏”,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在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中,攻城陷地,先后攻打、占领10多个州县。知州张叔夜当即遣使探察义军所向,派遣快速反应部队踞海诱战。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伏击,船只被焚,退路断绝战败而受降……
但不管如何,梁山是宋江聚义地,水浒英雄从这里出发,纵横千里,一度震动朝野。我悄然走过断金亭、黑风口、分军岭、宋江马道,依然感受到当年厉马秣兵壮观情景。
一路上的石刻雕像,把我们带进北宋岁月。“水泊梁山”、“浩然雄风”、“”等题字笔力遒劲,气势逼人。武松、鲁智深、李逵、花荣等雕像栩栩如生,恍觉他们正在山道边守护着梁山!
好汉是宁折不弯的刀,壮士是一去不回头的箭。沿黑风口向南,来到小李广花荣的雕塑前,他那只射进金銮殿中的箭,豪情满怀,弓箭张满,一轮明月圆到极点。直到如今依然威风无比。
眼前:李逵塑像:屹立在山巅,双手紧握板斧,豹眼圆睁,胡须怒张头扎一顶头巾,身穿一件罗汉布褂,裸露着 胸膛,双臂上青筋毕露,毛发竖立,脚穿草鞋,步履坚定,似有踏平世间不平事,双斧砍尽佞恶之气。

离开小李广花荣的雕塑,梁山的高峰已到眼前,来到聚义厅的所在地。厅前是宽阔的广场,为当年演武场,场中有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 聚义厅的南面,有一座 “宋江井”,井内泉水清凉甘冽,这就是好汉喝的水,这就是英雄的足迹。
最让人激动的就是忠义堂,院中,杏黄大旗迎风招展。登上石阶,但见忠义堂内,宋江塑像居中,卢俊义、吴用分坐左右两侧,下面是众英雄座位分列两旁,背椅后各竖旗帜煞是威风。
置身堂中,当年众英雄议事的声音仿在耳旁。堂外,是一个圆形的天井,天井两边是环绕的围廊,围廊里,摆放着一溜的桌椅,凝目望去,只见众英雄各围一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草莽豪气喧嚣梁山。登高四顾,凭栏俯瞰,令人浮想联翩。 一部《水浒》使梁山名扬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