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4-11-9 10:10 编辑
学苏东坡书法之感悟
自6.21拿省证以来,开始不经意。只是觉得自个儿水平太差,与省证之水平不符。故拿起来笔没事就练几笔,岂知,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东坡之家”。
可这一写,一临,一读,就痴迷了,欲罢还休,欲罢还休。越写越有味,越临越有劲。
何也。东坡之字确实魅力无穷。以我个人而言,初读米巅之帖。如玉女之舞袖,高原之放马,八面来风,虎虎生威,威力无比。
何也,米老侧锋用得好,锋芒毕露,所以现代人,快节奏的,人人均喜米字。我曾对宿松之林玉林老师说过一句话。
“米巅之铡锋用得好,就是米字,用不好就是败笔”这一句感动他几乎要流泪,“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他紧握着我的手不放。一定要我下次去宿松作客……
可东坡之字啊。
吾观东坡:读圣人之书,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融三教于一炉,儒释道无所不通。此种全才为史无前例。中国历史上,文人中惟此一人。
其读《汉书》之后,能记之于胸,背来一字不错。他是个天才。非父精母血之遗传,独得天地之精华。
天才学起书法,与我们相同嘛?
东坡先学王羲之的大气。拥龙虎之气。再学颜鲁公的雄健,作雄狮之吼。又得李北海之法,似大象之厚!
以其之惊人的器识,不凡的见识。书读万卷,路行千里。开“崇意:之先河,创造出“以绵裹铁”之苏体。东坡妙笔,非后人所望及。只可学其之笔法和结体。而难得其之精髓。
近来我临了二个多月的《赤壁赋》,果然越临越想临。为什要临此行楷呢。因为,先要平正,由平正再险峻,再入险峻转平正。这就是要打好基础!
我发现文征明所补写的的36字。确实与坡公之字相距甚远。难怪王世贞说“文才子学东坡未得其精髓”。连我临的这36字,味韵亦不佳。
可临到东坡之帖,那字看起来平淡之极,甚至许多人将此帖不放在眼里。
要知道我可是天低吴楚的。许多人我都不放在眼里,我不知多少次骂余秋雨卖西瓜!史铁生乱谈哲理。民国之后的文人,我没有几个看上眼,莫言除外,(并是获奖,而是他有良心,为人民讲话)!
今人的帖子,我看得很少,只看“大家“的。取法于上吧。比如我在望江胡哥那里抱一大报纸,安庆日报文学版的。
然而,我读东坡论书法的原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次又一次,那《赤壁赋》临了一次又一次。
说笑话。有好几次一口气临完。到了8.30分。才去吃早饭。
圣人的话多好啊,我远在江西还要对您夫子磕一个。“学,然后知不足也”!我起学,越觉得自已太差,太没有水平,技能太差了。
我发现《赤壁赋》之字,确是坡公三种类型中的最庄重,雄健的一种。
人评坡翁之字,“跌宕起伏,烂漫多姿”。
真的,坡翁笔法变化太大了。因其为行楷皆以露锋起笔。收笔以藏锋为主。人称坡翁之藏用之最妙。
这就显示出坡翁的气度和胸怀,不急不火,悠然大度。其点画有正有斜。有侧有倚。先制造予盾,再解决予盾!所以显得生动多姿。并不是一个坐在那儿端端正正。
而是斜坐在那儿,颇有风度,侧着脸对着我们。所以从摄影的角度讲,拍侧面像比正面像更生动。更有趣,更多多姿。
书法真是如同佛教一样,你进去了,就别想出来。比如我写一千多字的日记,用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我觉得有些累。可我临东坡之帖。一口气用一个多小时,并不觉累,而津津有味。
就在于其中有美,其中有味,其中有乐。
此悟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请同仁们指正。 |
-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