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4-10-9 14:57 编辑
名家阳烈旺的书法艺术——当代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书风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现代化变化在更易。
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这一点阳烈旺老师是难能可贵的。
只有走进去,吃透了“传统”才可走出来。写出自已的风格,写出自已的风貌!
笔者与列旺先生是十多年的朋友,曾无数次抵掌而聊共席而卧,谈书法聊人生,深知先生学艺之不易,列旺先生其之用功可谓“磨穿铁砚,坐破寒毡”
阳烈旺在此书法之道摸打二十年,二十年前便入书法的殿堂,先在济南办训练班,再到上海去讲课。然而他深深的觉得自已的不够,虽然当时的水平已是与众不同,还出版了钢笔书法教材,。但取法于上。
为了将基础打牢,很下功夫,列旺花力气死啃欧阳询书法,日有所攻,夜有所悟,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年一年又一年。他越学越觉得自已不足“学然后知不足也!”如是他到首都,去上海,请教名师,不耻下问。很好的打下了楷书的基础。
苏东坡先生曾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楷书如行,行书如行,草书如跑!
如果楷书不过关,那么点划就到位。如果仅练楷书,不练草书,那就是“真不通楷,没有灵气”!。那来飘逸之感。
所以列旺决定好好的打下基础,日复一日的学〈《圣教序》此帖为怀仁集王羲之字。怀仁花了23年时间始成。为天下每一位练行书必练之帖。练好了此帖才是真正打下行书的基础
于是日夕苦练,终于步入右军殿堂,得到书圣之秘笈。
为炼就其豪爽之气。列旺又下功夫钻研王铎之草书。白天临字,晚上读帖,终得王铎神笔之妙法。继而又学六体,故无体不能,再与诸位大学教授互相交流。故而一举登上中国书协殿堂,加入中国书协,去年曾七次登上“国展”
虽身任广州天河区书协秘书长,担任老干部大学的讲师,而不忘攻书学习。
故而其之字,成为海内外人氏追求之收藏。
赞列旺先生,
笔如风雨势若龙,泼墨挥毫唱大风,滚滚波涛流日夜,铁琶伴唱大江东。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