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51|回复: 4

彭泽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第一节  节日礼俗




立  春  彭泽一直有“新春大似年”之说。这天家家在立春时刻准时燃放鞭炮,称为“接春”。有的人家用红纸写“迎春接福”四字贴于中堂或门首,表示祈福。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很早起床,鸣放鞭炮,叫放“开门爆”,也叫“出天方”。意思为开门大吉,万事如意。大清早,小孩子穿上新衣,到长辈家拜年。成人相见,则拱手道贺,互祝吉利。近几年,对远方的长辈、亲朋打电话,发短信拜年祝福。有客到来,就敬之以糖果、茶蛋,叫“捧元宝”。

拜新灵  农历正月初三,全县大部分地区,对头年死去的人,叩灵祭奠,携带香纸爆竹前往,俗称“拜座”。

元  宵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也叫“灯节”。这一夜,全县城乡许多青年人聚在一起玩灯,灯有布龙灯、板龙灯、草把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船灯等等。往往鼓乐喧天,歌舞达旦。城乡居民,多在这天夜间,用糯米粉裹芝麻糖做成圆团,名叫“元宵“,全家聚食,以为吉利。民谚云:“吃了元宵粑,人人种庄稼”。意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已过完,各行各业都应忙起来了。

土地会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这一天蛰龙开始苏醒,称为“龙抬头”。又传说这一天为土地神的生辰,城乡群众,分别在居地举行祭祀,名曰“土地会”,男人参加,须沐浴更衣,置办祭品,有的地方还请道士设香案、做法事,以求一方平安,仪式完毕后,参加者齐聚会餐。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风俗已消歇。

花  朝  农历二月十五,民间传说这一天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农村居民,多在这一天做蒸米粑或糕粑,名叫“花朝粑”。少女们喜欢以彩帛、鲜花饰于鬓发之间,以期博得花神的喜爱赐之幸福。传统习惯于这一天男婚女嫁,大吉大利,不犯忌讳,不怕神煞。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日,民间认为这一天是灾星邪鬼降临的日子。农村妇女,习惯在野外采摘野生小蒜和粉做粑,名叫“打鬼粑”。并在当晚焚烧纸钱,供粑祭祀。认为这一天吃“打鬼粑”可以驱邪逐鬼,消灾免难。

清明节  人们习惯在清明节或节前几天进行扫墓活动,在祖先坟前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摆放祭品,并在坟上挂纸花、压纸钱,同时铲除墓地周围杂草,在坟上培土堵洞。现在机关、学校多在这一天祭扫烈士陵园,以寄托哀思。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这一天,家家门上挂着艾蒿菖蒲,说是“艾虎除妖,蒲剑斩鬼”。传说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民间用芦叶、箬叶裹糯米粽子,投江祭奠。现在虽然不再把粽子投江,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一直沿续至今。多年来,每年端午节,江湖水面上常有龙舟竞渡,但近年县境内也很少见了。

尝  新  立秋前的第一个卯日,叫做卯成日。县域内农民多于这一天擀面做粑,摘取新稻,祭祀天地祖先,名曰“尝新”。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各家均设祭敬祖,折叠“冥包”内装纸钱、“元宝”,入夜焚烧,并赈济孤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与春节、端阳并称三节日。城乡居民均有吃月饼、糍粑的习惯。中秋夜晚,有赏月遗风。家家户户举行家宴,甚为丰盛。儿童则搜集破砖碎瓦,迭成宝塔,内点蜡烛,通体光明,名曰“拜月塔”。这一天,大多数在外的游子回乡,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又名重九节。过去的读书人,一般常在这一天结伴登高,摘菊花,插茱萸,佩药囊,避免灾难。有的还吟诗作赋,以为风雅。邑内农民大多在这一天以绿豆和米浸泡磨浆煎成薄片,叫做豆粑,或做蒸米粑,小吃一顿以示过节。民间有谣谚说:“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风来就是雪”。意为重阳过后,转眼就是寒冬,应及早准备冬衣冬粮。

冬至日  每年的冬至日前后,乡民均到祖坟前焚烧纸钱祭祀。

腊  八  腊月农事稍闲,农家婚嫁,多安排这个月。初八称为“腊八”,一般都认为这一天是黄道吉日,宜婚嫁。民间都喜欢在这一天用瓜果豆米煮粥,名为“腊八粥”。传说吃了这粥,驱寒保暖,祛病延年。

除  日   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又叫过大年,取除旧布新之意。居民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擦门擦窗,张贴春联年画,到了傍晚,摆上三荤三素,焚烧香纸祭祖。也有人携带酒菜上祖坟拜祭,名曰“送岁”。长辈给家中儿童发钱,叫发“压岁钱”。吃过年夜饭,家人均围坐在堂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节目,叫“守岁”。每家每户各个房间均灯火达旦。



第二节  婚丧杂礼



婚  嫁   新中国建立前,彭泽的婚嫁有一套旧礼仪。(前志有述)新中国建立后,颁布了《婚姻法》,政府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以前繁琐复杂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淘汰。现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确定婚姻关系后,须在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女方向男方索取的聘礼,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亦不断变化。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主要是衣服、手表、自行车等,进入九十年代后,主要是金戒指、金项链、摩托车等,城市姑娘还要钻戒。女方出嫁当日,男方要用花车(小轿车上扎上花)数辆去接。女方所陪嫁妆有:彩电、冰箱、洗衣机、锦被等。男女双方均大摆筵席举行结婚庆典。女方中午办,男方晚上办。农村在家办,城镇多在大酒店办。

丧  葬   旧俗人死之后,要烧纸钱纸褡,叫烧“下床钱”或“上路钱”。遗体停放在门板上,择时入殓,叫“进材”。讲究棺木,乐意土埋,有“亡人入土为安”之说。亲朋哭吊,送挽联祭幛,服丧的人一律穿戴白色衣帽,死者的妻子、儿女、媳妇,在白布上加上粗麻,以示重孝(由于旧俗重男轻女,妻子死亡,丈夫不戴孝)。入殓后,灵柩停放祖堂,请道士斋醮,信佛者则请僧尼念经做佛事,为死者超度。斋醮完毕,即请地仙(察看风水的人)选择墓地,择选时辰,入穴埋葬。

死后七天,家人烧纸拜灵,名曰应“头七”,之后每隔七天,均需拜灵,或请道士做法事,超度亡魂,至“七七”为止。

死后一年,家人烧纸拜祭叫“做周年”。

20世纪90年代,政府提倡火葬,且明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死后只准火葬,不准斋醮。祭奠仪式改为开追悼会,亲友送花圈、佩黑纱,以寄哀思,但农村中仍盛行棺木土葬。

杂  礼   生孩子,造新房,过寿诞等礼仪。统称杂礼。

旧社会以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为乐。故生第一胎,无论是男是女,都鸣放鞭炮,以示庆祝。第三天接生婆用艾煎水为婴儿洗浴,名曰“洗三朝”。满月之日,摆酒设筵,请亲朋邻里,叫“做满月”。孩子周岁时,更加隆重,设盛宴宴请亲朋,名叫“做周岁”。进入20世纪80年代,上述礼仪更加隆重,亲朋好友要送厚礼。

建造新房,上梁之日,用大红绸布系在大梁上,选定吉时,架上屋顶,燃放鞭炮,鸣锣喝采,抛撒糖果,随人抢食作乐,以表示吉庆。新屋建成后,选择吉日进屋,进屋时,男女主人在五更天色将明之际,抬蒸好的饭甑,鸣炮入门,亲朋均送礼祝贺。近年来,农村建房均一改老传统,改砖木结构为砖混结构,现浇楼面时(封顶)相当于旧时的上梁,礼仪照旧。

做  寿   彭泽人从50岁起,每十年为一寿期,60、70、80、90、百岁均可做寿。男性每次寿期均提前一年,俗称做九不做十。旧时富贵人家,大摆筵席,亲朋须送寿匾、寿联、寿幛、寿桃、寿面……等。但大多数人均简约从事,仅举行家宴,不收贺礼,儿孙给老人买些新衣、帽、鞋等。近年来城市不少人都在酒店摆宴,给老人祝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孩子参军、考上大中专学校,亲友送礼形成一种新的礼俗。



第三节  服饰 饮食




服  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彭泽人的服饰变化很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饰用料的多样化,人们的服装品类花样翻新且色彩更加缤纷绚丽,特别是女装更是时髦;西装、夹克、T恤已成为男人的日常穿着,皮装也为男女的冬季所爱。总之,趋赶时尚已成为城镇居民衣着的追求。

女性佩戴的首饰也与以往大不一样,黄金戒指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女性都崇尚白金首饰、珍珠项链、钻石戒指等。

饮  食  彭泽人以大米为主食,面食次之,间或制作粑果。

蒸米粑  用籼米淘洗过滤后,上甑蒸至六七成熟,取出冷却后磨成粉,再用温开水调揉,做成半分厚的薄片,注完馅子,包成饺子形,放入蒸笼蒸熟,即可取食。馅子以豆角、萝卜丝、白菜为主,掺以肉丁、豆干、粉丝、黄花菜、香菇、佐以适量葱、蒜、姜、酱油、味精等调味,食之颇为鲜美。彭泽人认为胜过北方水饺,节日及来客时,多以此饷客。

豆粑  用绿豆或豌豆、荞麦、小麦等副粮经磨退壳,冷水浸泡一晚,再按三比一或四比一的比例,将浸过的大米与浸过的副粮搅拌均匀,和水磨成糊浆,舀一勺,旋浇锅内,用蚌壳捺成薄片,以阵火煎烧成熟。如当时食用,则卷以虾米、萝卜丝、辣椒、姜、蒜叠成折叠状,再用油煎酥脆,美味可口。如需贮藏,则不用馅心,只须切丝晒干即可,煮食、炒食极为方便。

麻糍粑  将上好的糯米蒸熟,放在大木盆内用木棒反复捣杵成稠茸状,做成粑,然后将碾碎的熟芝麻滚蘸即可食之,如在芝麻中掺入白糖桂花,则更可口。

年粑  将糯米六或七成,掺籼米四或三成磨粉,温开水调软,入甑蒸熟,半冷后切成块状。另外还有一种做法:即将粉调软后,入木印模压成形,蒸熟后图案清晰,叫印子粑。均冷浸保存,随时可取食之,油煎水煮,非常方便。过大年时,用它供以祭祖,故称“年粑”。

溜蒸粑  用纯籼米和水磨成米浆,入笼蒸熟成大块,然后切成三寸见方小块,冷水浸藏,吃的时候切片切丝,炒食煮食都行。

发粑  用小麦磨粉,用水调后加小苏打或老面发酵,做成圆凸包形,蒸熟后即可食。

瓯子粑  籼米磨成粉,用水调成糊状加入甜酒糟,使其发酵后,用勺子分别舀入瓯子,放在蒸笼内蒸熟,状如瓯形,故叫瓯子粑。香甜酥软可口。

珍珠丸  精选上好糯米,洗净后浸泡两小时,装入盘中,将配好调料的五花肉馅做成肉丸,放入糯米盘中滚动,让其沾上一层糯米,装盘放入蒸笼蒸熟,即可食用。

鸳鸯蛋  将鸡蛋煮熟浸入冷水,剥壳后切成两半,然后将配好调料的肉馅贴在鸡蛋的另一半上做成蛋形,装盘入笼蒸熟,俗称鸳鸯蛋。



第四节  迷信与禁忌




彭泽的民俗,禁忌颇多,大多属于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新中国建立后,人们的思想逐渐开通,原来的封建迷信禁忌,在青年人中逐渐泯灭,但仍遗留不少,现择录如下:

喜庆大典时,寡妇应自行回避,不得在场观礼。

腊月办年事时,禁说“死”字和“杀”字。如有人死了,要说走了,老了,过身了。杀年猪要说“福年猪”,杀鸡鸭要说“福鸡鸭”。

正月初一,禁忌扫地、做针线、向外泼水,传说这天是百物生日,应让百物休息。

农历正月初三,忌向活人拜年

妇女产后未满一月者,禁忌进入别人家的庭户,违者,要挂红布、放鞭炮赔礼道歉。

女儿出嫁之日,忌自己走出大门上车上轿,旧俗传说会带走娘家的财气。要由亲兄弟抱负出门上车上轿。

亲戚朋友间,凡是结婚、嫁女、丧事都禁忌事后补礼,只有生孩子、做寿、建新房可事后补礼。

探望病人,宜在上午,忌在下午。据传说下午阴气太盛,于病人不利,且下午为日落之时,乃人死之象。

过年吃肉时,发现骨头,切忌直接说“骨头”,应称“元宝”。

农历正月,在家的人禁忌初七出门,在外的人禁忌初八回家。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

禁忌在晾有妇女下身衣物的竹竿下面通过,以避晦气。
发表于 2014-8-2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继承传统文化!{: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最后一条,我笑了……闲的蛋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离人梦 发表于 2014-8-20 23:57
最后一条,我笑了……闲的蛋疼吗

难道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