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候,在美丽的芙蓉墩,有户姓刘的人家,家里有两兄弟,均已成年。大的叫刘诚,好吃懒做,好钻营投机取巧,小的叫刘义,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话说有一天,刘义去县城赶集,半路上遇见一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满头大汗地推着一辆独轮车,刘义见其辛苦,怜其年高不易,遂上前为其推车,直至送至老者家中,老者盛情挽留刘义歇息吃过午饭再走,刘义因有要事,婉拒了老者的好意,临走 老者拿出一抔黄豆,送给刘义,笑道:“老朽家无他物,只能将家中剩余的一些煮熟了的黄豆送给小哥,希望小哥不要嫌弃!”
刘义不好负了老者好意 ,赶紧双手接下黄豆,装入衣兜,辞别老者,急匆匆往县城赶去。
等刘义赶到县城,已是下午,此时他饥肠辘辘,可又舍不得进饭馆用餐,忽然想起衣兜里的黄豆,于是抓了几颗放入口中,顿觉满口生香,饥饿一扫而空。
正在此时,碰巧知县大人 回府,侍卫大声喝斥街中行人回避,刘义不知何事,呆呆地矗立街中心。侍卫见刘义不躲不避,以为要对大人不利,赶忙将其按倒在地。刘义从未见此阵势,吓得慌了,“噗噗......”一阵异响,原来刘义被吓得放了一个响屁。
知县大人正要怒斥刘义轻薄,忽闻一阵奇香扑鼻而来,顿觉神清气爽,劳累顿失,觉得甚是奇怪,寻着香气,知县走到刘义面前,香气愈发浓烈。
知县看着刘义 ,心中奇怪,正要发问,谁知刘义见知县大人来到跟前,甚是敬畏紧张,一紧张,又是一个响屁喷薄而出。知县听得声响,本想闭气收息,防止闻得臭气,谁知先前那香气居然冲破层层阻碍,沁入心脾。知县虽见多识广,但也不曾闻过如此异香,心中越发奇怪,索性放开鼻子,围着刘义转了几圈,等着异香淡了许多,故意恐吓刘义,称刘义藐视父母官,要将刘义收押。刘义哪曾遭此惊吓,赶忙磕头求饶,那屁又一股脑响了一阵。霎时,街中异香扑鼻,知县方确定那异香源自刘义的屁,是刘义的屁令其神清气爽,消除了他连日来的舟车劳累,知县从未遇此奇事,非常高兴,赶忙扶起刘义,赏了其二十两白银。
刘义揣着白银高兴的回到家,刘诚见了,忙问缘由。刘义毫不保留地告诉了刘诚来龙去脉。刘诚一听,计上心头。第二天一早,刘诚来到刘义遇到老者的路上,等了个把时辰,远远见着一白发苍苍的老者扛着一个布袋蹒跚而来。刘诚见了,连忙谄笑上前,抢着要帮老者。老者见是刘诚,忙说:“布袋不重,不必劳烦小哥了!”,刘诚哪能放弃,硬是将布袋抢了过来,老者无奈,只能任由刘诚背着。
一路来到老者家中,卸下布袋,老者要留刘诚用了午饭再走,刘诚假意说道:“大爷,不用麻烦您了,我走了!”
口中说着要走,刘诚脚步却未移动半步,老者见状,说道:“既然如此,我就不便挽留了!”,刘诚见老者未提及送黄豆之事,只得开口说道:“大爷,您可否送我一些黄豆?”,老者一听,从粮仓捧出一抔黄豆,交给了刘诚。
刘诚大喜,用手抓了一把黄豆,直接咽下,一路小跑来到县衙,让衙役禀报知县大人,说有香屁给知县大人。衙役不敢怠慢,忙去禀报。知县大人正回味昨日之事,忽闻有人主动前来放香屁,以为是昨日街上遇见的刘义,大喜,连忙让侍卫将刘诚领了进来。
待刘诚进了后院,知县见并非刘义,稍有不快,但见刘诚信誓旦旦保证所放香屁与刘义所放无异,只得作罢,让刘诚赶快放几个香屁来闻闻。
刘诚见状,来到院子中央,气沉丹田,然后用尽全力将体内之气向后庭逼去,只听得“砰砰”两声屁响,刘诚得意放香屁成功,以为白银立马可以到手,正沾沾自喜,谁知一股奇臭扑鼻而来,熏得刘诚头晕眼花,心想坏了,香屁不香,反而奇臭无比,知县定会怪罪。果然,知县面色一黑,一手捂着口鼻,一手指着刘诚,喝道:”大胆刁民,竟敢用臭屁欺骗本官,来呀,将他拿下,痛打二十大板,用木桩封其后庭,十天不准其排泄秽物!”, 刘诚一听,晕了过去。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