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当地名的由来
[ 陈银山
“铜安庆,铁九江,不如马当好地方”,马当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马当要塞、炮台雄风名闻中外。上海有马当路、香港有炮台山。
古代有不少诗人、才子都为马当留下了不少佳句。如李白的“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浪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还有王勃“时来风送滕王阁”的故事流传: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遇阻,这时矶山水神以风相助,使得船能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赶上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的盛宴,从而写下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的著名诗句。还有陆龟蒙所撰写的《马当山铭》以及王昌龄、袁崇、解缙等文人墨客都为马当矶山留下许多诗赋篇章。
近代有国父孙中山,在马当矶山题写了“中流砥柱”。 且马当炮台山在清朝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留下了不少的爱国主义故事,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的马当更是全国改革发展试点乡镇,是江西省重点建设示范镇。
马当为何这么神奇,其地名又因何而来呢?这不得不说与“神马石”有关,该“神马石”又名“丫口石” ,位于浪溪水库内(通往港下的小竹凌、沈家坂和浩山乡的水泥桥旁)。站在水泥桥上可见一块巨石立于水库内,下端是块整形的巨石,上端开丫。丫口切面平整,犹如神斧所劈一般。尤其是丫口内各有一半球形的园洞(直径约有70公分),自然天成,非人工所能及,真乃鬼斧神工。故而流传着一段神话: 在未建浪溪水库前,那“丫口石”是立于一河道之间,往右方向的河滩上原来是住有200来户的“港下凌家”,因建水库才搬迁。传说以前那丫口石只是一巨石,并未开丫。有一年港下凌家有一大户人家建房,请了木工师徒两人为其建房。师徒两就在离丫口石不远处稍宽处的山道上刨桁条、造木柱。有一天因师傅家有事要回去一趟,便嘱咐徒弟要认真做事,不能调皮,尤其是不能在该巨石上弹墨斗线。徒弟便问何故,再三追问下师傅才说建房那大户人家今后要出大人物,其中还有武将,那巨石中间有一宝马便是那武将的座骑。徒弟听后十分惊奇,但还是连连点头保证。
然而那大户人家自师傅走后,伙食明显差了许多,徒弟很不高兴并窝了一肚子火,加上好奇,在师傅走后第三天下午用桁条当桥攀登上巨石,拿起墨斗线用力一弹。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那巨石齐刷刷开了一裂口蹦出一匹小马来,幸好那河水不深,徒弟虽掉进水里却有幸逃脱。 单说那匹尚未成熟的幼马,慌慌张张顺着一条山道走着走着,到达现在的浪溪,有人要捉住那马,有位老者怜其太小,便称“让其(走)”,故而得名“浪溪”(让其)。那马又踉踉跄跄到达百圩,结果被那里的村民团团围住,尽管那匹马尚未成熟,但毕竟是宝马,只见它大吼一声,吓退众人,一溜烟跑了,白围了一场。故而得名“百圩”(白围)。岂知百圩居民仍不放弃,还紧追不舍,白干的居民远远看见百圩许多人在追一匹马,连忙堵住。由于人太多,那神马几次突围均告失败,结果被捉住关在一空牛栏里。那宝马还真有灵气,趁夜深人静之时,用前爪套开牛栏闩,侥幸逃走。因而得名“白关”。
神马一直到达马当江边,只见江水滔滔,加上身疲力尽,只得长叹一声突入浊浪惊涛之中,化着一股青烟变成一座孤山,该山自东往西蜿蜒腾跃,状如一匹仰天长啸的骏马,,故而得名“马挡”,后来又演化成“马垱”,再往后由于铅字排版和书写方便正式定之为“马当”,这便是马当地名的由来。马当正是由于有神马的威力,才会有神风送王勃和如今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