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庐山雅趣

读书随笔——读《汉朝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4-5-18 07:36 编辑

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摘录如下: 刘伟林 (1969~)原名刘纬林。江西彭泽人。曾任江西省民政厅《百姓之家》杂志、广东省《足球报》、江西省作协《摇篮报》、《百花洲》杂志编辑。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 著作
  著有长篇小说《桃红李白》,中篇小说《桃之夭夭》、《那冷月寒光的戏台》、《颤抖》、《意外事件》,短篇小说《草垛上的舞蹈》、《泊瓦场》、《蚂蚁上树》、《窒息》、《马良之死》。
3 荣誉
  散文《阳光之下泥土之上》、《春天的蛙鸣》等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评论《局内人的写作:杨剑敏小说的叙事策略》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中篇小说《桃之夭夭》获《作品》杂志2007年全国金小说征文奖。
喜欢伟林这样的句子:摘录如下:
半梦半醒间,秦先生一阵恍惚,恍惚中,一生仿若如此而逝。(即真实又如此,并具哲理)“
有生命的老了,就有婴儿的啼哭……
“岁月人间足,寒尽不知年”(此句真美,写得极有情感,演绎了人生的归路)!伟林的小说,有些怪异,让人看后真要想想,为什么?是如何!是商业化,还是满足好奇心,还中吊人的胃口,还是告诉真相,还是启迪心灵,我想现实社会,这些都有一点吧。
刘伟林在序言中说:在这本小说集中,我讲述了很多都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我揪着自已的脑袋,把自已提在半空中,我之所以这样写,没有那样写,同样是有理由的,只是这样的故事连我都不相信,你肯定也不会相信的……
但我在接触刘伟林本人后,与之交谈沟通,我才更能了解他的思想体系,能更好的读懂他的书。

总之,刘伟林的小说,很深沉,能将你带进去,看看那片树林,看看那一片树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莫言的书,我共读了五本,如果说他是文学家,那是太看小了,如果说是天才,还不如说是条狗,其实莫言是条不听话的狗,是个咬人狗!那就是:这条狗发现了异响,发现了异常,它会狂吠不已。这是条天才的 狗
然而我从骨子里喜欢听那种狂吠!它这么一叫,让我知道了许多:
那是种发自于良心,一种良知良觉,这有益于如鲁迅样焕起民众的觉醒吧。对不起,因为我从来看书,政治第一,思想第一,历史观第一,再看写作技巧和手法。
讲到他的写作手法,我无言。莫言写杀鸡,可以写数千字。写得细看的也细。莫言自已也讲过:我没有什么,就是喜欢讲故事。其写作技巧,语言魅力,与韩寒,平娃,余秋雨在伯仲之间。(其实我从骨子还是喜欢平娃那种朴素的,简练的语言)。但我个人认为,那就是;莫言;发现了这个社会上的问题。余秋雨的散文当然没有话说,但我总觉得他卖西瓜!有自卖之嫌。其实韩寒,真是位天才,他自已说过,他是条咬人的狗。我喜欢这条天狗  !这条天才的狗但我读了莫言的书,能让我了解到更多,想到更多,沉思也更多。(个人酒后狂言,权当一笑)
无论那个时代都喜欢听话的狗!不喜欢不听话的狗!无论那个时代都喜欢有才的狗!如刘邦用了功狗(汉之三杰)能得天下。但又怕功狗咬人(如宋太祖陈桥事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205:}{:205:}{: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读刘伟林《风中童谣》
读伟林散文,总觉如对:一位柔情美女,情感充沛,又不直接而出,有如阳光之折射,它是一种婉约!有如中国之古诗,言此而及彼。在于寄托,在于抒情,在于情思!
伟林身材高大魁梧,但却又细心发发。写的散文又是那样细致。娓娓道来:如江南女子之绣花,妙龄女子之描眉。总觉得有些婉约诗词韵味。
写景抒情。又能情景相融,看了他的《风中童谣》,我仿佛在读一首散文诗。感受一种美的享受,有如清风扑面细雨掠身。轻柔而凉悠悠的感觉。
伟林的散文融入生活之中,融入现实中,贴近生活!值我学习和借鉴。
读刘伟林《岁月无惊》
我似乎是在看 “影视大片”。是那样形象生动,我仿佛看到书中的。 “我”与“婉”。两人相交相爱,,在那杨柳岸,在那晓风残月。那是“润物细无声”,有如春风,有如夏雨
我摘录了一下文中的句子:
第一次见到婉,直觉她是一个安静的人,也有沉默的力量。静得像三月桃花,“羞被桃花笑,看春独不言”,而沉默亦是静美的,如夜的静黑中伫立的枝条
我第一次与婉靠得这么近,都闻到了她身上荡漾的气息。
她比那观世音还好,好得清雅,好得端庄
及至从园中出来去白马寺游玩,途中,婉掏出镯子,叫我帮她戴上。我的脑袋“嗡”地一声,手指抖动。婉看着我给她戴,低眉半天,一头的青丝滑落,在她青丝垂落的光影里,我戴了半天才戴好!
似乎看到织女背着行囊,布衣苇带,灿烂着笑脸,转眼走入了桃花深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鸣廓,看取眉头鬓上。
看看这些诗句,读读动人文章,有如柳永之吟,又似李商隐之作。她说的是什么,是风景,是事情,是言谈,是喝酒聊天,还是旅游散步?,讲的是情,是爱,是桃花是流水,也是白云与柳岸。
读刘伟林《岁月无惊》
不是真心如何吟,每为桃花咏美人,只因春风常有限,故将《岁月》写三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读刘伟林《风中童谣》
读伟林散文,总觉如对:一位柔情美女,情感充沛,又不直接而出,有如阳光之折射,它是一种婉约!有如中国之古诗,言此而及彼。在于寄托,在于抒情,在于情思!
伟林身材高大魁梧,但却又细心发发。写的散文又是那样细致。娓娓道来:如江南女子之绣花,妙龄女子之描眉。总觉得有些婉约诗词韵味。
写景抒情。又能情景相融,看了他的《风中童谣》,我仿佛在读一首散文诗。感受一种美的享受,有如清风扑面细雨掠身。轻柔而凉悠悠的感觉。
伟林的散文融入生活之中,融入现实中,贴近生活!值我学习和借鉴。
读刘伟林《岁月无惊》
我似乎是在看 “影视大片”。是那样形象生动,我仿佛看到书中的。 “我”与“婉”。两人相交相爱,,在那杨柳岸,在那晓风残月。那是“润物细无声”,有如春风,有如夏雨
我摘录了一下文中的句子:
第一次见到婉,直觉她是一个安静的人,也有沉默的力量。静得像三月桃花,“羞被桃花笑,看春独不言”,而沉默亦是静美的,如夜的静黑中伫立的枝条
我第一次与婉靠得这么近,都闻到了她身上荡漾的气息。
她比那观世音还好,好得清雅,好得端庄
及至从园中出来去白马寺游玩,途中,婉掏出镯子,叫我帮她戴上。我的脑袋“嗡”地一声,手指抖动。婉看着我给她戴,低眉半天,一头的青丝滑落,在她青丝垂落的光影里,我戴了半天才戴好!
似乎看到织女背着行囊,布衣苇带,灿烂着笑脸,转眼走入了桃花深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鸣廓,看取眉头鬓上。
看看这些诗句,读读动人文章,有如柳永之吟,又似李商隐之作。她说的是什么,是风景,是事情,是言谈,是喝酒聊天,还是旅游散步?,讲的是情,是爱,是桃花是流水,也是白云与柳岸。
读《岁月无惊》
不是真心如何吟,每为桃花咏美人,只因春风常有限,故将《岁月》写三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老兄真是手不释卷,读书快,思维活跃,佩服佩服!

点评

古调虽自爱,今人已不弹。不过您却是我心中的知音,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话雨。  发表于 2014-5-22 16:20
十三经点评到位,信服。  发表于 2014-5-22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读刘伟林老师的散文
  阳光之下  泥土之上
                           
“一个坐在固定房间里的读书人并不因为贫穷而丧失拥有精神的快乐。”
伟林老师想到许多许多,有点到面,有此到彼,总是一个感情细腻而丰富的人。有着质朴的美,有着纯洁的心。我觉得他有些与网友蔚蓝之蓝,那样向往着农村,向往着自然的心,或者说有些恋母情节。
废园之梦
废园的主人姓琚,这是个奇特而稀少的怪姓。主人也早已亡去,“你来自于尘土,必归于尘土”! 从废园中的流水,烟云,古迹,古碑,想到主人的啸傲,清贫而清高。我想举人未凡就是穷,有功名的人,在当时也不是有地位,我们现在的县人大代表,市人大级别还要高,因为现在的代表只要有势力和才能就行,过去的举人还有国学基础,还有才华才可。“君子不器”。当然失意的举人也有,并不占主流。
从个人观点来看,儒家他是致仕的,是不避世的,“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要出山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如果是道教和道学之类的,那就避于深山林泉,而修心养性。“知不可为而不为”!
但废园的那种意境,那种梦想,是让人憧憬的,具有诗意美的。
自己的信使
“个人的一生有时就是收信与寄信的过程,他在寄信的同时也是收信者!”
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难看到信了。我时常受到信,一个月大约有七到八封信吧,但是我从来没有打开过信封。因为它是商业,是广告,她是想我我打开,按地址寄款过去。真的我是从来没有找开。因为我不相信,他让我出名,让我图利。太商业化了。
现在朋友之间,业务往来也同有信了,有了电脑,一切简单而实。其实我还真想收到远方朋友的信呢。
窗前的树。
写得很有感情,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叶长叶枯。这其实也是天人合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啊。砍伐后,突然觉得少了些什么,失落感不觉来临。究竟“究竟何处是始,何处才是终呢?这句话让我们思索。回味。
栀子花开六瓣头
此篇形象而生动。如看电视剧一样。只用数笔便描绘出陈氏夫妇的形象。手指是那样尖尖的,头发是那样飘飘的,身材是那样长长的,具有相书上所讲,奇异之才的古相,清相,奇相。陈氏!~
那女的更形象,我看着,似见其人,似闻其声,但见:
“的在唱到紧要处,唱得人心底透凉。好像杜十娘的香魂一缕缕地缠到了身上,下身越转越快,如随风飘去一样,两只水袖也舞得翻飞不止,灰白灰白的,似上千只蝴蝶纷飞而动。男的也忘了拉二胡,只是呆呆地看着,一地的月华如烟般翻涌而起。女的把工夫全做到了动作中,唱词也仅只是唱词而已,女的把杜十娘的凄凄切切融合到了天地间。断鸿声里,月色如水,一条飘动的白影扑向江面,哑寂的琴音随水而飘……”
刻画很成功,描写也很到位,而且结尾让人想象。
春天的蛙鸣
“劳作了一年收获了丰硕,鸟同样飞翔了一年”
“鸣是从土地的深处发出的,从南面山岗上吹下来的风和新年的雨水中发出的。在我的心中,哇鸣是最贴近神灵的声音”!
看似好漫不经心的话,却富有哲理,往往能打动人心。润物细无声。对蛙鸣能产生很好的联想,而且不环接一环。有自已独特的笔法。形成了自已的风格,那就是联想丰富而细腻!
流     沙
我们的记忆其实是对一种真正历史的从容回顾!小时的事,犹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样。真是天真而浪漫,充满了情趣和逼真。我也是那时走来,但至今为止,却没有写一篇小时候的任何一篇。
月夜孤泊
不能不惊叹文笔之美,在月夜,在孤船。看到那么多,想到那么多。真是惊异,还有那桃花胭脂,南国佳丽,似乎都随着着流水而去,都随明月而归。只留在梦里。
与鸽子有关
散文吧,就在于写和说。写要写得象。说要说得清楚。一只平凡的鸽子,这样一写就成了美文国
一只鸽子成为了早晨的天空中一道绚丽的风景,只有我知道,在这个异样的春天早晨,一切又还原到了事物简单的出发点上。

钢圈记
“钢圈穿越一个个的村庄、山峦、河流,然后走向世界的尽头”……
小小的钢圈究有那样的神奇和魅力,真是神奇未测,其实不是那一个玩过,我也玩过,那是也就是为了玩而玩,也没有什么壮志和雄心,好奇而消磨时间而已。
刘老师将它写得那样神奇,这支笔真是深出未测。酒中日月,壶中乾坤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读《史铁生》
慢慢的我看进去了。我开始流泪,淌血。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时间已长达三十五年,他自嘲“把人类直立行走的特点搞丢了”;
史铁生这么英俊的人才。有如腰包里揣着护照,正准备去美国,有十三个姑娘,寄相片给他。他瞧也不瞧,却将眼睛向着天空上美丽的云彩!那是多么好的天,多么好的未来。可就在这一秒中,地陷下去了,天埸下来了。命运决定了,上天做了安排。
吹着口哨,骑着自行画的史铁生,辗过一个茄子象玩杂技一样。咣的一声,摔出去2到3米,这时随着一声剌耳的急刹车声,紧接而来的重车,将他的好梦撞断,恶梦开始。问题是它没有将人撞死,而是将腰椎骨撞断。学过医的人知道,那是电话线断了。那就是下身瘫痪。
后来的日子就是想一回,哭一回,茄子可恨的茄子,为什么不早不晚去惹它。要命的时候,却给人带来恶劣梦。
这位史铁生老哥,当属“垮掉的一代”书没有读到书,学没有学到东西,1951年生。长得十八岁时1969年,那么嫩的手就去插队于延安!
1972年正在阳光灿烂之时。嘭的一声撞断了脊梁骨,之后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在学校他读了多少书,又能读到什么书。(当时只有一家书店,叫什么名字,我就不说了,卖什么书,一家书,什么书,我也不说了。)所以他之写作不是易中天知识型的,也不是梁实秋那样博学型的。当然史铁生喜欢读书,犹喜读外国书,而且是没日没夜的读。否则如何成为大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呢?
史铁生是天才加灵感,再加上他自已所说“读书在病房,除了想死想活,就是读书。因为身体之截瘫,不能工作,被逼上梁山,以“写作而谋生”他凭着那劫后余生,对生命的珍惜,最终写出《史铁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