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读刘伟林老师的散文
阳光之下 泥土之上
“一个坐在固定房间里的读书人并不因为贫穷而丧失拥有精神的快乐。”
伟林老师想到许多许多,有点到面,有此到彼,总是一个感情细腻而丰富的人。有着质朴的美,有着纯洁的心。我觉得他有些与网友蔚蓝之蓝,那样向往着农村,向往着自然的心,或者说有些恋母情节。
废园之梦
废园的主人姓琚,这是个奇特而稀少的怪姓。主人也早已亡去,“你来自于尘土,必归于尘土”! 从废园中的流水,烟云,古迹,古碑,想到主人的啸傲,清贫而清高。我想举人未凡就是穷,有功名的人,在当时也不是有地位,我们现在的县人大代表,市人大级别还要高,因为现在的代表只要有势力和才能就行,过去的举人还有国学基础,还有才华才可。“君子不器”。当然失意的举人也有,并不占主流。
从个人观点来看,儒家他是致仕的,是不避世的,“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要出山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如果是道教和道学之类的,那就避于深山林泉,而修心养性。“知不可为而不为”!
但废园的那种意境,那种梦想,是让人憧憬的,具有诗意美的。
自己的信使
“个人的一生有时就是收信与寄信的过程,他在寄信的同时也是收信者!”
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难看到信了。我时常受到信,一个月大约有七到八封信吧,但是我从来没有打开过信封。因为它是商业,是广告,她是想我我打开,按地址寄款过去。真的我是从来没有找开。因为我不相信,他让我出名,让我图利。太商业化了。
现在朋友之间,业务往来也同有信了,有了电脑,一切简单而实。其实我还真想收到远方朋友的信呢。
窗前的树。
写得很有感情,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叶长叶枯。这其实也是天人合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啊。砍伐后,突然觉得少了些什么,失落感不觉来临。究竟“究竟何处是始,何处才是终呢?这句话让我们思索。回味。
栀子花开六瓣头
此篇形象而生动。如看电视剧一样。只用数笔便描绘出陈氏夫妇的形象。手指是那样尖尖的,头发是那样飘飘的,身材是那样长长的,具有相书上所讲,奇异之才的古相,清相,奇相。陈氏!~
那女的更形象,我看着,似见其人,似闻其声,但见:
“的在唱到紧要处,唱得人心底透凉。好像杜十娘的香魂一缕缕地缠到了身上,下身越转越快,如随风飘去一样,两只水袖也舞得翻飞不止,灰白灰白的,似上千只蝴蝶纷飞而动。男的也忘了拉二胡,只是呆呆地看着,一地的月华如烟般翻涌而起。女的把工夫全做到了动作中,唱词也仅只是唱词而已,女的把杜十娘的凄凄切切融合到了天地间。断鸿声里,月色如水,一条飘动的白影扑向江面,哑寂的琴音随水而飘……”
刻画很成功,描写也很到位,而且结尾让人想象。
春天的蛙鸣
“劳作了一年收获了丰硕,鸟同样飞翔了一年”
“鸣是从土地的深处发出的,从南面山岗上吹下来的风和新年的雨水中发出的。在我的心中,哇鸣是最贴近神灵的声音”!
看似好漫不经心的话,却富有哲理,往往能打动人心。润物细无声。对蛙鸣能产生很好的联想,而且不环接一环。有自已独特的笔法。形成了自已的风格,那就是联想丰富而细腻!
流 沙
我们的记忆其实是对一种真正历史的从容回顾!小时的事,犹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样。真是天真而浪漫,充满了情趣和逼真。我也是那时走来,但至今为止,却没有写一篇小时候的任何一篇。
月夜孤泊
不能不惊叹文笔之美,在月夜,在孤船。看到那么多,想到那么多。真是惊异,还有那桃花胭脂,南国佳丽,似乎都随着着流水而去,都随明月而归。只留在梦里。
与鸽子有关
散文吧,就在于写和说。写要写得象。说要说得清楚。一只平凡的鸽子,这样一写就成了美文国
一只鸽子成为了早晨的天空中一道绚丽的风景,只有我知道,在这个异样的春天早晨,一切又还原到了事物简单的出发点上。
钢圈记
“钢圈穿越一个个的村庄、山峦、河流,然后走向世界的尽头”……
小小的钢圈究有那样的神奇和魅力,真是神奇未测,其实不是那一个玩过,我也玩过,那是也就是为了玩而玩,也没有什么壮志和雄心,好奇而消磨时间而已。
刘老师将它写得那样神奇,这支笔真是深出未测。酒中日月,壶中乾坤大……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