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六:登北固山怀古——满眼风光北固楼
自人群涌挤的扬州回到镇江,心情为之轻松。入眼的是望不尽的春色!但见一江东水泻去,两岸青山耸翠,这就是梦中的镇江,这就是传说中的京口。
同行的友人听讲;“此地有金山,银山,玉山”计划一往!我莞尔一笑 “现实人生,相信他人更应相信自已,多好!去北固山啊,说罢吟起宋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登名山观胜迹,多么畅怀多么幸福。沿着前人的足迹。来寻刘奋,孙权的遗踪,春天山是那么青,水是好样浩荡!乘兴来游,沐浴着春风,我们终于来访金山:
寺前梁武帝亲题 “天下第一江山”异常醒目,寺门轻轻开启,两旁一副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既展现了北固山的气势,又点出甘露了寺的古老!
但见金山甘露寺飞阁凌空,耸立山巅,似冠冕戴在山头,形成了“寺冠山”特色。在众多名胜中,最著名的是清晖亭、铁塔、北固楼和祭江亭。
斑驳陆离的铁塔在清晖亭东。为唐朝宰相李德裕所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雷击而毁,复制为七级铁塔,再次成为北固山胜景。为中国古代六大铁塔之一,但见铁塔水纹起伏、卷浪涛天、飞天大佛正在跳舞……清代乾隆皇帝游此,曾兴笔挥毫:
“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乾隆”形象地将 “京口三山” 风光美景,浓缩于诗中。
兴步前行,便登上“满眼风光北固楼”,将远近之景,收于眼底。登楼远眺,山光水色风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
“百年戌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
朝东眺望,滔滔江流一泻千里,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飘浮;宛如碧玉浮江,寺庙楼阁藏于山林深处,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说。因时间关系,我们来不及去江中的焦山,只有披襟远眺,轻轻将焦山收于眼底,摄入镜中!
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发显得清丽;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隐约可见;楼脚下,不尽长江更使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陈毅登楼曾感慨地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眼底的北固山高耸三峰,最险的北峰三面临江,山壁峭雄伟,形势险要,故名北固。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特色,这里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险中有奇,奇中有峻!
这就是辛弃疾长啸之地,这更是孙刘联姻之楼!周瑜在此指点江山,鲁肃在此筹划大局,刘奋招亲。孙尚香举酒,一时英雄人物云集,书写历史!往事越千年,如一幕幕的如故事片泛现眼前,
当年刘备当滞留京口数月,暗自着急。而孙权却想拖住刘备诓取荆州。当时二人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中巨石,暗自默祷:“若能返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青石应声而裂。孙权问道:“为何恨此石头?”刘备答道:“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出力,心中愤慨。故向天问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此石,现果真如愿。”
孙权也对刘备说:“我敢叩问天意,若能破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心底暗祷:“如能取得荆州,兴旺东吴,当劈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青石。从此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故事绘声绘色,让人想象当年两人的壮举,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往事俱被雨打风吹去。陈迹宛在,江山依旧。甘露寺的故事依然流传,这有悲,有喜,有哀,有乐,有诙谐,有智慧,更有的英雄气慨,更为江山添光增彩
下楼东行,有一石柱方亭,称祭江亭,传说孙尚香在此听说。彝陵大战,刘备兵败病死白帝城,孙夫人悲痛万分,便登亭设奠遥祭,然后投江自尽殉情,故名祭江亭、临江亭。
动人的传说,迷人的烟云,让人感慨万千,我感到镇江的山水有如镇江食物之美,需要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揣摩,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北固楼感怀
此地望神州,放怀北固楼!长江浩荡去,乾坤日夜浮
刘备曾挥剑,孙权布计谋,烟云归一瞬,徒见水东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