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庐山雅趣

清明的怀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庐山雅趣 发表于 2011-3-27 09:48
这是真实的事,原汁原味。没有虚构。是问我们千千万万的上辈老人,是这样的过七十年代的生活嘛
当时说什么 ...

社会总是会进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楼上,你好,你认识我啊,但我却想不起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触犯了当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特别感人的文字!今天才听小妹说,马当在线是单独的一个论坛,哈哈我以前以为就是彭泽论坛的那个马当镇板块哦 ,难怪本家总说我不来这里玩,第一次来这里,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谢谢,雪花,才人也,希望你多在马当论坛多发表养眼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好文章{: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庐山雅趣 发表于 2011-4-1 21:45
谢谢,雪花,才人也,希望你多在马当论坛多发表养眼的文章

哈哈见笑了哦,第一次知道这里是单独的坛子,以后我会来这里玩的,遥祝开心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老屋詹 于 2011-4-1 22:44 编辑

文章虽有点琐碎,但感情真挚、情景动人。言语质朴,描写细腻,形象栩栩如生,外人读来亦倍感亲切。三十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却宛若昨天。性情中人也!好文,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老屋詹 发表于 2011-4-1 22:29
文章虽有点琐碎,但感情真挚、情景动人。言语质朴,描写细腻,形象栩栩如生,外人读来亦倍感亲切。三十多年 ...

过去的事已很遥远。却依然存在记忆之中。

其实一滴水能折射出阳光中,古人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文章
这些发生在我们上辈的事,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为什么上辈会生活在这样的生活当中,为什么那么贫穷。当真领袖是那样英明伟大嘛。
我的答案,是
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池州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1-4-4 21:14 编辑

四月一日,我们家七口会合望江老家兄弟做清明,
来到一墓碑之前
碑铭上刻一付对联
生不逢辰英年早逝
死当无撼抱母长眠
旁有小字,记生于一九三七年,逝于一九六0年
推算起来,死之时,正好23岁,可谓英年早逝
为什么英年早逝,无语啊,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情难平,奔腾起伏,和平之时,中国大地饿死3500万人。这是多么巨大数字。这其中的一人,便是现在长眠于此的,我的小叔叔
其实我现在悲愤的不仅是自家的叔爷,而是千千万万的叔叔,阿姨,逝者已逝,无声无息。留下给我们的却是沉思
为什么啊,为什以么,和平年代为什么饿死这么多人。我看到这付对联,当即对父亲提出来修改此联
而且说
这官司要打到茅爷爷那儿去
应当讲父亲拟的这了联从结构,意境和以对仗已很完美,父亲说,现在他与母亲长眠在一起同,也是一种了结
当时,不好讲生不逢时。父亲一笑
我说应改为
生不逢时英年早逝
死当有憾抱母长眠
这样才符合于事实,符合于历史,这才是真实的写照
这官司打到茅那儿就不好讲了。
我要拟一联
千万人倒一去
几个人站起来
横比
惟我独尊
要命有理,造反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