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00|回复: 29

清明的怀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1-4-8 21:48 编辑

清明的怀念
清明节前夕去了青山。给外公扫墓
外公仙逝,渐行渐远。今天我们来朝拜他,烧香,磕头以表达无穷的思念,老人愈行愈远。浮现在我眼前只是一个瘦小驮背的身影
一九七七年秋天,老人离我们远去。
留下的记忆遥远和永久。是永久的怀念。
我五岁的时候,最大的享受是到,他老人家那儿吃上一餐。吃到腐乳便是莫大的口福。是极大的享受。
有时,外公会给我一分钱。我再到国营店里买一支粉笔。小伙伴们看到我的粉笔,眼都亮了,求给他们用一用。这时我便是最幸福的人。
到外公家莫过于吃到酒糟
吃的那样香,那样甜。之前,没听说过世上有酒糟,当然也有吃过。
家里常常吃不饱饭。连糙米饭都没得吃。在这儿能填饱肚子,吃上酒糟便是莫大的享受。
喜欢到外公家去,有个落脚的地方。
外公家的房子高不过三米,青砖老屋,面积不到二十多平方米。
路槛不到三尺。如果外公不在家,关门了。我就躺在路槛上睡。美美的睡上一觉。进入甜蜜的梦乡,是多么得意。那么幸福
有时外公带我去外地,离青山大队三里多,畜牧厂酒厂打酒。一路上陪着老人去。外公讲故事给我听,讲前朝往事,我听得是那样入迷,那样的样专注。这当然也是一种极大享受
外公没别的爱好。爱的是喝上一杯老酒,或一口老烟。
用黄烟筒抽老烟。现在已不见这种烟了。老人抽烟成瘾,久而久之便得了痰火病。
长大后我才知道。外公是因为抽烟引起了慢性支气管炎。诱发肺气肿。发展成肿气肿。
外公穿的满襟衣。睡老式床,堂前与厢间连在一起。
踏板底下洒的是柴灰,一朵朵黄痰就吐在灰里。
可见痰火病之重。
现在这种病好治。一是不吸烟。二是控制感染,便能有效控气喘。
值得一提的老公到青山人的尊敬,生活虽贫乏,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过年到湖里捉鱼,社员将鱼捉上后,放到萝里,老人可去捉几条拿回家。
这就是大队给老人,最大的面子。尊重老人家。
我亲眼看过有一人在萝里偷鱼,被大队长用捉鱼犯钩在头上磕了一下。
那时候也没有提人权的事。被磕的人一句话也不说。
我经常帮外公去弄拾树枝,那时林棵里树木枯枝很多。有时还能弄到鸟巢。帮着与他捡回去。
老人没受到什么教育。这当然与当政有关。自然觉悟与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据我所知。还想他老人家只是到过望江,去没去过安庆,九江还得打个问号。
但是对我们却是笑哈哈,很少发脾气。或者教训。老人总是那样的慈祥
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外公与中国许多老爹一样。是位典型的农民。没享受新社会的阳光雨露,科学枝术带来的幸福。却安份的过着贫困的生活。
外公嗜好是喝酒,吸烟,最后还是倒在烟枪之下。这是个悲痛的教训。六十来岁就早早的告别了人世。
外公渐行渐远了。中国有许多这样的老爹,他们告别了我们,到遥远的地方去了。背影愈行愈远。
清明节到来之时,我们的怀念却是越来越深

越来越浓。
211138pheooqz3oaq3kt6m.jpg
P1030104.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哎~~~  也勾起我童年的往事了,意义深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外公渐行渐远了。中国有许多这样的老爹,他们告别了我们,到遥远的地方去了。背影愈行愈远。
清明节到来之时,我们的怀念却是越来越深.
情感真挚,特别是最后这段抒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勾起了我童年的许多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1-3-27 09:49 编辑

这是真实的事,原汁原味。没有虚构。是问我们千千万万的上辈老人,是这样的过七十年代的生活嘛
当时说什么阳光雨露。茅好,红太阳好。
但是千千万万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暧。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到死也不会说一句茅不好的话。
他们是多么忠厚老实。多么善良可爱。
然而过着阳光雨露的我。却说当时的时政不好。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我有良心,有义务,要讲真话,要讲实话。要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明白和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是真实的,不是官写的,不是教科书说的。
而是来源于历史的本身。
其实从这位原型的老人身上,便可拆射历史的反光。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怀念外公。如果政通民安。外公还应当在世。
外公象千千万万的老人一样,虽然走了,却值得我们怀念
我们应当深思
为什么那时生活那么贫困
思想那么枯燥
是那可是和平年代。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这样的日子,总是勾起许多痛彻心扉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七十年代的写照,毛时代的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