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盖洛普公司最近公布的“2013年全球雇员敬业度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员工的敬业比例为13%,而中国员工敬业比例仅为6%,属于敬业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一向自豪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否感觉到意外呢?
中美意识形态不同,这是美帝国主义丑化社会主义中国吗?其实,盖洛普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公司,在民调领域有着不错的口碑和公信度,应该比较靠谱。该公司上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敬业比例是9%,而几年之后,敬业率不升反降。这是个应该重视并反思的问题。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人虽然最不“敬业”,但超乎寻常的“敬官”。至于敬官的比例达到多少,相关方面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但看着壮志豪情的公考大军,看着身边众多趋炎附势的奴才,相信这个数字恐怕至少也在60%以上。
“敬官”,国人有着优良的传统。“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在封建时期,通常将地方官称为“父母官”,表现出敬畏和爱戴。“为民做主”、“爱民如子”是对地方官最美的赞誉。这个古老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国人爱面子、要尊严,崇尚跪天跪地跪娘亲,但在官员面前,一切的坚守都可以成为虚幻,至高无尚的尊严被一片片撕得粉碎。古有跪在路边拦轿喊冤,今有屈膝在地恳求青天,相似的画面时常出现。
笔者以为,敬官,是因为官员给予的能力和享有的特权。不敬业,是因为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多数人来讲,没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无法体会乐趣、体现价值和感受尊严,工作只是一个解决温饱的饭碗。这虽然是个体的感受,但却汇集成一个国度的心态。
从官场、职场的生态规则来看,且不讲同工不同酬,也不必说行业间薪金的巨大差异,即便是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部门,只因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收入待遇就很可能是天壤之别。拿多少钱、配什么车、住什么房、坐什么桌……最主要的依据是官至几品、位居几何,与敬业与否,与贡献大小,与付出多少,没有一毛钱关系。残酷的现实加剧了“敬官”的力量,打破了草根的职业理想,更不要提什么敬业、创造力。
如果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报告,是美帝国主义贼心不死,那么,看看中国人是怎么说的。张剑辉,留美博士,放弃7位数年薪回国创业,目前拥有一家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的公司。他坦言,和美国比,国内缺少“工程师文化”。在国外,一直做工程师的,大有人在,收入也不比企业高管少,但国内很多人认为,过了35岁还做工程师是一种失败,在国内想找到踏踏实实愿意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比在美国困难很多。
打造文化软实力,是时下一个挺时尚的词。笔者以为,“敬官”的文化,只能培养出更多卑躬屈膝的奴才,而不“敬业”的文化,或许不能阻挡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但没有更多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创造和更大的发展,就不可能成为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国。
或许高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在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会中上,有关“公平”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亮点。国企民企平等竞争,城乡用地同权同价,就业机会平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革让人看到未来的希望。笔者以为,少敬一点官,多敬一些业,无论对于国家还是民族都是幸事,但关键还要取决于能否做到“公平”。(曾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