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23|回复: 7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著名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思念家乡亲友的真挚情感。而诗中的茱萸就是指有补肝益肾作用的良药山茱萸。

  关于山茱萸入药,历史上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太行山一带是赵国属地。山地居民很多都以采药为生,但必须把采来的名贵中药向赵王进贡。有一天,一位药农向赵王进贡“山萸”。谁知赵王见了大怒说:“小小山民竟敢将这样的俗物当做贡品来蒙混本王,给我退了回去。”这时一位姓朱的御医急忙走过来对赵王说道:“山萸是良药,这位山民听说大王有腰部疼痛的痼疾,才特意送来。”赵王却说:“寡人用不着什么山萸。”进贡的山民只好退出。朱御医见状急忙追了出来说:“请把山萸交给我吧!赵王最终会用上它的。”三年后的一天,赵王旧病复发,腰痛难忍。朱御医忙用山萸煎汤给赵王服用。赵王服用三日后竟痊愈。赵王问朱御医给他服的是什么药,朱御医回答说,就是几年前山民进贡的山萸。赵王听后大喜,下令广种山萸。后来朱御医又用山萸治好了王妃崩漏的病。赵王为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因为这是一种草药,时间久了,人们又将山朱萸写成“山茱萸”。

  山茱萸酸涩微温而质润,走肝肾二经。温能助阳,酸涩主收,故能补益肝肾,涩精缩尿,收敛元气,敛汗固脱,固经止血,强壮身体,是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中医认为,肾主闭藏,宜秘而不宜泄。肾气虚,闭藏之职失权,则易出现阳痿遗精、尿频、汗出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下血等症状。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筋骨失荣,是以腰膝酸软,肢体乏力。五脏之精气,皆上奉于目,特别是肝血、肾水更为重要,所谓“眼非血不精,非水不明”。若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奉于目,是以视物昏花、头晕目眩。山茱萸既能补肝益肾,又有酸敛之性,故上述诸症,皆常应用。如著名的补肾良方六味地黄丸等系列方剂,与左归丸、右归丸以及有固经止血作用的固冲汤、敛汗固脱的来复汤等,山茱萸皆为方中要药。由于山茱萸温阳收敛,故凡肾阳偏亢、下焦湿热较重者则不宜服用。
发表于 2011-2-2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77:}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希望楼主能将中医在马当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池州
将中医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池州
山茱萸酸涩微温而质润,走肝肾二经。温能助阳,酸涩主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山茱萸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枣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枣子皮?:o: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山茱萸不是我们在干货市场看到的那种枣子的枣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