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的《风筝》被从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删除了,删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无论是从文学“艺术性”角度,还是从有某种政治倾向的所谓“思想性”角度,这篇课文绝对不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删除了它,丝毫不影响中学语文教学,也丝毫不影响什么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的教学量搁那摆着,删了甲公的文章,肯定会选入某乙的文章。对鲁迅删与不删,就象餐桌上你夹土豆丝,还是吃凉拌黄瓜一样,稀松平常的事儿,根本就没有争论的必要。
而居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议!
争议双方,其实没有一个是语文教学专家,而偏偏是些“讲政治”的人,控辩双方,都是民间“政治家”,都是试图从对待鲁迅的态度去解读政治价值倾向。——这都恶俗之至!
五花八门的争议观点暂且不管,其中有个观点就很好笑。“有关部门”在解释为什么删除鲁迅《风筝》时候说,因为文章是鲁迅40岁以后写的,“太深刻”,不适合初中学生。此观点当然荒谬至极,按此逻辑,除了骆宾王小时候写的“鹅鹅鹅”之外,所有中小学课文须全部删除,因为作者都是成年人(其中有很多40以上的),没有一个是中小学生写的。这种荒谬暂不管,这里且来说说“太深刻”问题。
鲁迅文章是不是“太深刻”?总体而言,勉强可以这么说,但是,凡是收进中小学语文课本和通俗课外读物的鲁迅文章,没有一篇是真的“太深刻”的!第一种情况,当时算是很“深刻”的醒世大作,现在看来,也一般。因为现代学生对近代历史知识,已经被强行灌输过脸谱化的“黑白”标准了,所以,象《狂人日记》、《祝福》、《药》这样当年很“深刻”的文章,在现代中学生眼里,好坏善恶一眼便知。贵党都脸谱化教育这么多年了?还深刻啥呀?孩子们一眼就认出赵贵翁是坏人,祥林嫂是好人、夏瑜是革命者!第二种情况,当时很深刻,现在也深刻,但是,深刻归深刻,其实并不晦涩,比如《阿Q正传》,学生能看懂,但是体会不了,等于白“深刻”了一回。对于这种真正“深刻”的文章,学生不理解就算了,但是,删不得,需要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类“阿Q”,长大之后慢慢体会。第三种情况,从来就不深刻,而是被文奴、文痞人为地拔高了的。比如《呐喊自序》、《社戏》、《秋夜》、《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等等。这文章深刻吗?通俗易通。
这种文奴、文痞无限拔高的文风,才是最恶劣的!
就说《风筝》吧,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深刻的地方,结尾处,曾让文奴和文痞们狂欢,“四面又明明是严冬”,这是革命家鲁迅在揭露万恶的反动统治!是,我也承认鲁迅这句话有这么点意思,但是,这话“深刻”吗?这是很浅显的比喻嘛,“深刻”程度丝毫不高于成语“满面春风”的通俗!文奴和文痞们抓住这8个字大做文章,歌颂鲁迅伟大的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革命精神。两个小孩子鬼打鬼地纠葛,事过多年,弟弟都根本不记得的儿时小插曲,完全是哈哈一笑的事情,鲁迅写下来,就变成了对封建长幼秩序和扼杀儿童成长的社会的血泪控诉!连弟弟忘记了这桩旧事,也变成了“它意味着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最后一句被解读为“面对无可把握的悲哀,我想躲到现实的严冬中,可是我的周围有许多麻木的,不知反抗的人形成精神上的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样的“深刻”,岂不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鲁迅的《祝福》,确实是好文章,但是,文奴和文痞们拔高这篇文章的动机相当邪恶。刻意去拔高鲁迅对束缚祥林嫂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批判。祥林嫂简直成了为毛泽东批评旧中国农村量身定做的典型。把一篇小说,生生地解读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四权的说法,出自这篇文章)。这样的“深刻”,显系文痞们强迫鲁迅为毛泽东背书。
鲁迅的《秋夜》,一篇很好的散文,秋夜纳凉而已,多少有点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但是,在文痞和文奴眼里,不得了啊,这就是一篇战斗檄文!说是“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意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看下面这段,还是人话吗:
枣树形象,寄寓着战士的品格。敌视枣树的夜空,摧折着一切生命的存在,要使秋夜成为一个生命荒芜的冷酷世界。在这世界里满是蜷伏着怯弱的生命,惟有枣树是敢于与夜空相搏的孤独的战士。他不畏惧造物主的权威,尽管“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仍然抖擞精神向黑暗进击。枣树饱经历史的风霜雨雪,有着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它冷静地认识到“春后还是秋”,只要黑暗的造物主存在一天,春天就不会久长。它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赋予他非凡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的锲而不舍的战斗,将一切现存秩序的维护者搅得不得安宁,使为繁霜封锁着的秋夜,毫无生命脉息的地狱终将要换个样子了。总括来说,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
这哪里是篇散文,分明是一篇号召革命战士讨伐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檄文。拜托各位,就让我们的鲁迅在美好的秋夜喝喝茶休息休息好不好,非让他在这良辰美景中也去思考战斗?
这样的“深刻”,不觉得扭曲青少年的思维,毒害青少年吗?——这是罪大恶极的事情!
所以,需要首先删除的不是鲁迅的文章,而是文奴和文痞脑子里的怪诞、奴性、霸道和无耻!
问题的可怕在于,这种文痞的“怪诞、奴性、霸道和无耻”,不仅体现在语文教学和文学欣赏中,而是体现在我们目前的文化主流和意识形态工作中,这就相当可怕了!误国误党,祸国殃民!
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官媒以及“五毛”和“自干五”掀起了一股“解读信号”的歪风,大搞个人崇拜!动不动就“解读”某人的只言片语,动不动都说某人言行释放什么“信号”!关于十八大精神,关于新班子的风格,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有些人视而不见,挖空心思地去做自己的解读,本来明明白白的事情,被他们搞得云山雾罩,不着边际。本来是正常的工作,磊落的言行,却拼命别出心裁地挖掘“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改革开放问题,从中央党校讲话,到十八大报告,到近期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都金口玉言、红嘴白牙、白纸黑字,说得明明白白了,光明磊落,旗帜鲜明,没有半点神秘和遮遮掩掩!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懂!还需要用视察深圳的“肢体语言”来“暗示”吗?还需要“释放信号”吗?还需要“理论家”和“伪理论家”们去解读吗?
政治局的八项规定,也是昭告于天下了,又不是什么“秘闻”“内幕”。那大题目就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里的“改进工作作风”六个大字,全国人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正常人)谁不认识呀?大题目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了!还用你们去挖掘“信号”?你们那连篇累牍的狗屁解读文章,核心不就是这六个字吗?
新华社文章《“不封路”释放何种改革信号》说,“其释放的改革信号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要吃透‘不封路’的精神”。记者南辰写的,洋洋八百多字,前面三分之一不到的内容是“记者注意到”,即客观描述,而后面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居然是“记者认为”!还有没有点职业素养?新闻是写实的,根本不需要你“记者认为”!“认为”怎样怎样,那是“本报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们该干的活儿。当然,不管是新闻记者写的,还是评论员写的,都是在无限拔高,什么“信号十分丰富”,什么“耐人寻味”,什么“吃透‘不封路’的精神”,统统都是画蛇添足,故弄玄虚!“不封路”还出来精神了?不封路就是不封路,明明白白地就是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十二个字够不?
这说明,我们的学风不良、文风恶俗现象,已经深入骨髓,根深蒂固了!也正说明新班子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要纠正学风、文风,还任重道远!(刘明江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