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电视市场的音乐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等等,其中安徽卫视《我为歌狂》乘着之前《我是歌手》的余热,在类似的赛制基础上推陈出新,已经斩获了两次收视冠军。而随着节目人气的持续升温,《我为歌狂》也如同它的冠名商品牌名称一样,在各个方面显露出"高姿态"。
歌手选拔的"高姿态"
在节目开播之际,节目组曾为邀请歌手而头疼,随着比赛渐入佳境,不少犹豫不决的大牌歌手开始动心,纷纷答应参加节目,甚至有不少二线艺人"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上门。然而应了"水涨船高"这句话,由于歌手备选人数过多,《我为歌狂》节目组不得不提高门槛,在歌手的知名度、唱歌、舞台表现力三项指标上严格把关。最新加入节目的萨顶顶和顺子就是在这样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节目编排的"高姿态"
由于节目内容的相似性,节目尚未开播,《我为歌狂》就免不了与《我是歌手》进行各方面比较,甚至有媒体质疑《我为歌狂》是全盘"抄袭"《我是歌手》。对此,节目组在赛制的编排上给予有力回击,先后推出团队PK赛制、密室淘汰环节,并宣布从第八期节目开始采取"全队共存亡"的模式,显然要在赛制上与《我是歌手》划清界限。一位《我为歌狂》节目工作人员就曾表示:"一档好的栏目不应该是模仿,而是要作出自己的东西,《我为歌狂》必须要保持这种姿态"。

广告招商的"高姿态"
一档节目的"吸金力"和节目的收视率紧密挂钩。随着《我为歌狂》影响力加大,不少厂商对节目前后时段的广告位也开始虎视眈眈。而安徽卫视对于广告的招标,不仅仅是在价位上拔高,还要从广告内容上把关。至于节目内容中的植入,《我为歌狂》态度也十分强硬:"绝不能过于明显从而影响节目收看"。因此,节目冠名高姿以及"大股东"加多宝没少吃瘪。不过从节目效果上来讲,在《我为歌狂》中投入广告绝对是有赚无赔的买卖,从这方面而言,《我为歌狂》对得起自己的"高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