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用传统文化的观点——看一看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3-5-25 06:15 编辑
用传统文化的观点——看世界:
注我这些话,当然不是针对法院。这也不是法院能解决的问题。这其实是个社会的问题,这应当靠全社会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确实富有了,然而只是物质上富有,却不是思想上富有。我还是想象韩寒那样的看问题!从星球来看地球,来看中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也这如一个书法的朋友阳友旺说,“为什么我们书法界看书法,不可以从艺术界,文学界的角度来看书法?那我们看法院的体系,为什么不可从体制上看,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从历史的角度看。从世界范围的角度看……当然
这只是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友的观点,也不强加于人。
在法院阅览室我看了那儿确实有许许多多书。有法律上许多书,还有许多外国的。但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血液里淌的是祖先的血。作为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国。纵横一万里。我觉得祖先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了。有许多许多行之有效的好东西。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这儿我没看到多少:人文方面,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传统的书少之又少。我看到上面有一本《黄帝内经》。 我看到上面有一本《黄帝内经》。《内经》上有一句。: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它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已病防变。冶病如此,而治世何尚不是这样呢。我的骨子便沉浸于这种思想,我的思想体系便是这种传统文化思想这!本来我是不想参与这次活动的。但作为一个资深的网民有义不容辞 责任。
在阅览室我请教了徐法官。“我想提一个题外的话,这当然与你们法院没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个问题你们没有办法回答。但我是耿直的人,我还是一吐为快。
我这你们这儿没有发现有多少传统文化的书,也没有多少人文历史的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觉得传统文化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促成社会的和谐有许多积极作用。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指着那部论说)如果能实行了论语上所说,那么这个社会安定多了,稳定多了,如果我们有仁义礼智信。那么到法院来的案例也少了。我个人来讲,我只是努力做到“”修身齐家“。所以我们家庭不会出出那些情况。因为决定一个的的因素,有三样:
社会,学校与家庭。在家庭这个环节,我们便可以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在其位人的事。我只是做好我自已的事。
所以我爱读《论语》或那架上的〈曾国藩〉我们的子弟有思想了,有操守了,有品德了,那就能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不会去违害社会。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从我的家庭来讲,我的子弟这一点做到了——身教胜于言教。
当然,我只是说说而已。这并不法官能解答的。我也不希望她当面解答。 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思想,我也不强加于人。
我也知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已不弹。但我是我的思想。所以我总是喜欢游山玩水,以寄托我的思想感情。
我在搜狐上博客封面上有一句
“我是一个中国人,布衣不忘天下:我深深的爱我的祖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已任”!(http://liyulin1018.blog.sohu.com/)
作一个闲云野鹤。我还问了他一个不十分礼貌的话。“如果您是朝鲜的法官,你是如何办呢?当然是体制下的法官啊。当然我也不希望她回答!
虽然徐法官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是很她礼貌的倾听了我的话,并不住的点头。这也算是对我所讲的一些安慰吧。我想:我的话也并不要别人去理解和实行,但能尊重我的选择就行了。
但我是我。我行我素,我管不了天下,但我管住我自已和我的家人总算可以。这就是我心里的话。这是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不得而知……
台湾学者南怀谨曾说过一句话。”佛家是百货店,您愿去就去,愿买就买随你的便。道家是个药店,有病的时候便要去找他。而儒家却是米店。没有米不吃饭行嘛“(大意如此,原文我没去找)
没有仁义礼智信。
我想:这话还值得我们深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