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学生家长 文/赵梓言妈妈 发布于:2013-04-11 10:18:39
2011年的元旦过的实在是不同寻常,第一次和孩子参加围棋比赛,这个被西方看作是"地球上最智慧的游戏"。寒风中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苦等,所幸孩子成绩理想,顺利地完成三级跳,从无级到二级。回想孩子学棋这半年的酸甜苦辣,感触颇多,写下一些和同样热爱围棋的家长分享。
孩子从四岁九个月接触围棋到五岁三个月时过二级,还算顺利,有两点很幸运,第一,他一接触围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不用培养,不用威逼利诱。第二,我们在看到他对围棋有很浓的兴趣后很快找到了聂卫平围棋道场,认识了耿老师, 成为一名全日制的学生,中间几乎没走过什么弯路。在道场杨红坤老师的指导下,遵循道场总教练棋圣聂卫平的地毯式教学理论“不断的下棋,不断的复盘,不断的比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从无级很快达到了二级水平。经常听很多家长说,怎样带着孩子东奔西跑,怎样拜师求学,但是一年下来,连个十级都还没考过,或者一盘完整的棋都没下过。相比之下,我们实在是幸运。对于选择全日制,我当初确实很犹豫,唯恐这个夹杂着功利色彩的选择让孩子失去快乐童年,但现在看来,还是值得,他在道场,同样有要好的伙伴,有呵护的老师,有规律的集体生活。我曾经试问他,是否还想回幼儿园,他每次都毫不犹豫的说:喜欢道场,喜欢耿老师做的拔丝地瓜。给孩子设计的道路,知道他是那么的喜欢,这让我安心又满足。
围棋在东方被称为是“人生的缩小版”,这黑白世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和棋的侥幸,没有求和的策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想人生某些时候的残酷确实和这差不多。落子有大小,行棋有急缓,有该夺之地,该弃之子,三十六计,孙子兵法,棋中也常见奥妙。学围棋的孩子,以后不会“输不起”。进考场不会心惊肉跳,竞争岗位不会夜不能寐,他们不会为一些小事就想不开。因为,比这些残酷的博弈他们早就经历过,甚至早已身经百战。他们能独立的解决问题,能够面对现实,不屈不挠,知道什么必须争取什么可以放弃。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学习围棋,那就是:为了孩子。学棋的孩子应该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棋,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他们能靠自己做好布局、中盘、收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