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炮台山
2013年4月1日星期一
一、
星期六下午,有幸与九江论坛的朋友相聚,地点是雅趣的后花园。满园盆盆罐罐的,种的花儿五颜六色,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在春风里摇曳着,似乎争先恐后地跟来客打招呼。
一株疑心是梨树的盆景,花儿最豪放,满树的白花儿恣意绽放,惹得两只蜜蜂流连忘返。而帅气的魏医生又被两只蜜蜂迷住,拿着大炮似的相机“咔咔”拍过不停……
只是大家急着要去炮台山玩,也没人问及魏医生的“蜂戏梨花间”的相片效果如何,便催着他赶紧上车。
二、
车子驶过滨江公园,车窗外那昂扬的飞马、那阅兵式的大树,那人工栽种的草儿,让车内的客人惊诧不已:马当的景色也城市化了么?
但好看的却不是它们,真的,我以为天然的景色是最为雅致的。不信,你看车前方,江边那片沙滩:野草,绿毯子一般铺了一地。一头水牛,卧在草地里,优雅地反刍着,眼睛却打量着我们……
江水扑打着岸边,却不能干扰牛儿的清净。真的,那一刻,我感觉牛儿是最幸福的。
别了牛儿,车子便到了炮台山的山脚,山脚有几排房屋,却不见人影。
“这里是出名的寡妇村。以前这里采石头,后来有次塌方,很多男人都出事了,政府便不准采石头,现在人家大多搬走了……”快乐阳光介绍着,我们心头一惊,怪不得这里都关门锁壁的。
我看看那高耸峭立的石壁,真的无语:人们总是急功近利,结果反而总受伤害。
这里绕过去就是炮台山,倘若经年累月的采石,也许炮台山早就体无完肤了……
三、
到了山脚,江边那片碧绿的草地,便是天然的停车场。
浩荡的江水在这里荡漾着、回旋着,携着远来的船只,结伴而去……
下了车,熟悉了,才总算马甲跟人对上号了。雅致的无弦琴、风趣的乔工、潇洒的今日有约,还有魏医生的朋友黄医生,虽然初次相识,我们却似乎一见如故……
“我们跟长江来张合影吧!”不知道是谁提议的。咔嚓咔嚓,镜头里藏着我们春意盎然的脸庞。
众人正遗憾没有相机支架,远处大堤过来一群人,后面是一辆红色的旅游车。
“是美丽九江群的驴友。”无弦琴告诉我们。她说曾经见过,不熟悉。
走在前面的那人很洒脱,听说要帮忙拍照,立马拿起相机,陌生感在咔嚓声中消失了。
男女老幼,穿红着绿,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往炮台山出发。
寂寞的炮台山一下热闹了。
一堵仿古的城墙,高耸着挡住去路。“马当炮台山”醒目地刻在城楼上,让人驻足良久。
“城楼可以上去!”不知道谁说句,我半天还摸不着头脑。还是快乐阳光伶俐,拉着我从旁边的阶梯上去,无弦琴也跟着来了。
哇!好气派,底下的人似乎一下变小了!
开始帮我们拍照的那人,居然站在城墙上,摆着大胆的POSE,惹得旁人嘻哈不已!
而我们只敢在城墙跺里露下脸,当然也被雅趣他们拍进了镜头。
四、
穿过门楼,旁边一块石碑,向游人叙说着炮台山的历史。
炮台山设防最早见于南宋。而始设炮兵为1840年,清政府为防英法两军,沿江而防。到了民国时候,这里常驻军一个营,为吴佩孚部队。在抗日战争前夕,1936年开始筹备“马当阻塞线”,邀请德国军事专家在这里设计,布防,共沉没了五万吨船和石料!以阻塞长江……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而心情却陡然崇敬起来。
迎面,一条陡峭的山路直插山顶,尽头藏在葱绿的林木中。
山路是大理石的,往日宽敞的它,忽然变窄了。一群游客,熙熙攘攘,往上攀登着。
最有趣的是两个小鬼头,一蹦一跳的。忽而蹲下不走了,原来是一丛小蒜把她们迷住了,非要妈妈扯下几颗才算罢休。
最魅力的当是无弦琴,一路攀登,一路咔嚓,那劲头真的可比小女孩了!
最无奈的算是那位白发童颜的妇人,疲惫地坐在大理石上。而我那句“上面不远就是平路”,让她立马恢复了拼劲。山头遇见她时,一脸的幸福,连连冲我说“谢谢”。
这条山路最是忽悠人,当初也差点上了当。
“二百九四级台阶,我每天爬山都计算的。”魏医生一路介绍着,也知道大理石是从星子运过来的。
山路不长,但因陡峭望不到尽头,人就会无限地放大难度系数,生活中总会这样!
五、
山头的路平展多了。路成两个人字形分叉,底下左边那个,便是三级炮台旧址,上面高一点的便是二级炮台旧址。而人字形右边的那根长长的抛物线便通向一级炮台。
原来一二三级炮台是按地势高低而分的,主峰上的是自然是一级炮台了。
站在一、二级炮台的分水岭上,二级炮台的藏兵洞映入眼帘,那里地势平坦许多,吸引了人群中的老幼妇孺,而大多数人踌躇着。
天渐渐阴了,时间也不早,一、二级炮台只能二选一。我自然是挑一级炮台,上次来时,那里全是巴茅窠,还以为一级炮台就在旁边的,原来居然在高高的山腰上。
春天的巴茅还是刚发芽,葱绿都是树木。奇怪这里居然不见映山红,似乎别的花儿也不见,满眼的单调。倘若为了看花还真的不如雅趣的后花园。若是为了看草,自然也是比不了来时江边的那片草滩的。
但单调的炮台山自有它的魅力!
这不,雅趣正慷慨激昂讲解着炮台山的历史!
“……当年马当炮台山上的大炮,曾击毁鬼子飞机二架,击沉四艘军舰!鬼子的海军不得越雷池半步,一直被马当阻塞线压制在芜湖半年。……”
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脸仰慕!
“你们不带导游么?”我问道,这么大的一个旅游团,大抵是要带导游的。
“有啊!诺。”那人手一指,见着一个小伙子羞赧地回头一笑,大约是对炮台山知之甚少。也难怪,炮台山不是开发的景区,自然名气小了。假如有天开发了,培训导游,那不二人选,定是雅趣了。
六、
二、三级炮台相距不远,形成梯级式防御。上次已经见识了它们的巍峨壮观。江水这里陡然变窄,激流撞击着峭立的石壁,水流湍急。而居高临下的炮台曾让日本海军寸步难行。
一级炮台孤傲地盘踞在主峰上,山路很陡,登上去就累得气喘嘘嘘。
登高远眺,视野开阔许多。这里的炮台应该是远程防御。你瞧,对岸的大片的油菜花都尽收眼底。而当年这里应该是炮战最激烈的地方。似乎能听见呼啸的炮弹直向敌人的战舰飞去……
只是炮早已不见踪迹,连着台座也是新修的,让人感叹不已。
爬坡真的很累,快乐阳光坐在炮台基座上,再也不愿意挪步了。剩下我们四个也都想打退堂鼓。
“山顶有藏兵洞,原模原样的。”不知谁的一句话,让我们又兴奋起来。
七、
山路依旧陡峭。雅趣来过多次,走在前面。中间是无弦琴跟我。后面是乔工,他说自己爬山总是最后一个,大约算是收容队吧。幸得有乔公偶尔的推一把,让山路变得轻松起来。
“这个角度最好,我上次拍的相片效果好极了!”雅趣边说着,边走到路边一个坎上,摆弄起他的大炮相机。
我侧眼一看,哇!原来藏兵洞就在眼前。好大一座藏兵洞。比二级炮台那个大多了,而且是原汁原味的。
藏兵洞建的巧妙,远望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顶,绝对想不到这里藏着一群士兵。
洞是青砖砌的,特别的厚实,也抢眼的沧桑。洞的内外两壁都长满了爬墙虎,洞顶则绿树成荫。有棵大树已经很粗了,我都疑心洞壁开裂与它有关。
我们都在那里合影留念。乔公特别搞笑,扮着撤退的模样逃进洞内,那样子特别的滑稽。
洞内很大,藏个百把人不成问题。当初日机轰炸时,我们的士兵就躲在这里。那斑驳的洞壁,凹凸不平的泥巴地面,似乎都能勾起我们无尽的遐想。
原生态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比如横店的故宫,跟北京的便压根没得比。你走在北京故宫的青色砖地上,似乎走进了历史的长河。而横店那里就没有这样的感觉。
历史是很难复制的,保护古迹尤为重要。望着几处破损的藏兵洞,心里很为它的未来担忧!
八、
下山很快,山色也渐渐暗了!
刚刚热闹的山里忽然寂静起来。几只鸟儿从头顶飞过,才发现空旷的山里只有我们四人。
“阳光,你们在哪里啊?”雅趣大声喊道。
“在下面,三级炮台这里。”远处传来阳光的回音,才发现九江的那些游客早已经打道回府了。
终于跟阳光他们汇合了,峭壁前我们合影留念,合影里自然少不了长江的影子,只是我天生有恐高症,站在临江的悬崖上,那份恐惧似乎现在还能感受到。
滑过竹林小道,绕道太子庙,里面恭敬地拜了菩萨。想想这里曾经战死那么多人,这个庙宇应该会让他们的亡灵得到安息吧!
雅趣说这里曾是陆龟蒙授课的地方;王勃的《送滕王阁序》也是这里打定的腹稿;孙中山也亲自视察了这里。而我是第二次来这里了,只感觉庙前那尊高大香炉似乎都藏着很多的故事。
啊!炮台山,让人留恋的地方!而更让人留恋的是我们跟九江论坛的朋友一起相聚那里的时光!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