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56|回复: 6

清明时节话尽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清明时节花尽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大家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哀思,缅怀亲人,海内外,多少炎黄子孙千里迢迢,远渡重洋,跋山涉水,就是为了在清明节前后,在亲人的墓前送上一束鲜花,培植新土,(纸钱,鞭炮很多地方禁止),插上几束香,金银财宝,冰箱彩电估计先人是无法享受,与其说祭奠亲人,更多的说法,做给后人看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养死葬,尊老爱幼这种传统美德必须发扬光大。
孟子日:“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生养我们不易,或许只有自己身为人父人母时才能够体会到。有道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孝敬父母不仅是感恩,更是义务和责任。
人之情感中,父母与子女的情感最朴素、无私。“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图个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随着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故土,去外地谋生创业,年迈的父母带着留守的儿童,成为农村的主流。一些儿女片面的认为,每个月打些生活费就行了,其实远远不够。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可能用不了一支香烟钱,但对于父母来讲可能倍感欣慰,非常满足,可能他们马上会对老伙伴讲,“我家老X今天又来电话了”,他会当做一种资本去炫耀。人老了,就会难免唠叨,啰嗦,说话做事有时会像小孩一样缺乏考虑,而显得幼稚好笑,(老小孩一说由此而来),作为子女的应该不厌其烦,给予理解。
很多的时候,做儿女的只关心父母的身体安恙与否,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电视,收音机等娱乐器材不能替代儿女的牵挂。父母对我们的深深牵挂无时不在,让父母饱受孤独与寂寞的煎熬,精神上的折磨尤为厉害。一些时间因为工作,大家难得回去,而一旦回家,又有多少人能抽出哪怕几个小时的时间陪父母散步,聊天呢?牌局,酒局、、、、太多的应酬忙不暇及。影视剧及生活中看见太多的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深深忏悔,没能在父母生前尽孝的情节,甚至有的兄弟姐妹生前为区区几百元的赡养费斤斤计较,而父母死后,大办丧事,以示脸面和风光,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悲。
子欲孝而亲不待。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过:“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等,就是孝敬父母不能等。”难道我们没有瞧见,父母头发已经花白,额角皱纹纵横,腰弯背驼,步履蹒跚、、、、、、
孝敬父母,请别等待,孝敬公婆同样如此。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2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孝敬父母,请别等待,孝敬公婆同样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说得好,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大家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哀思,缅怀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人之子女,当及时尽孝道,莫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后悔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百善孝为先,缅怀先人,更应该孝敬老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光荣传统是中华美德!{: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清明很少人回来祭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