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性矿业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直接原因是矿产类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滑;进一步深究,则是由价格泡沫因素所致。资源性产品不同于普通加工产品,其生产成本受资源条件的影响极大。以最具代表性的铁矿石为例,120美元/吨的价格仅能使我国多数铁矿企业收回成本;而澳大利亚铁矿石运到我国港口的成本(含运输成本)仅需40美元/吨。此外,由于铁矿投资期长,易发生短期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一旦短期内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会使边际产品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时就出现了价格泡沫。
泡沫是不可能持久的。目前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趋于平稳,加之新建铁矿石项目的大量投产,铁矿石将告别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将逐步回归至90美元/吨至120美元/吨的区间。据预计,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趋缓,到2020年,收益率将维持在11%到13%之间。矿产类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
矿产类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
在新的周期内,矿业巨头们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就是要在商品价格趋稳的同时,降低成本,进而增加股东利益。此外,在后矿业繁荣时期,多元化模式也是全球矿业公司发展的趋势。以力拓为例,该公司80%的利润来自于铁矿石业务,一旦铁矿石价格出现波动,力拓极易受到冲击。从战略角度看,力拓此前对加拿大铝业公司和莫桑比克煤矿的收购意向不失为明智之策。
矿产类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
在本轮矿业调整周期中,需特别注意的是,企业决策者要准确把握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规律和变化趋势,减少投资盲目性和经营失误。这一问题在我国矿产行业中同样存在,突出表现就是对矿产品短期供求失衡带来的价格泡沫缺乏认识,错把泡沫当常态,以致出现盲目的“矿业投资热”,在资本市场上出现“涉矿就涨”的现象。若干境外矿产投资失败的案例,足以引起我国矿业企业的警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