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74|回复: 5

论陶渊明的人生与诗歌(已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彭蠡之泽 于 2010-8-3 09:01 编辑

豪 华 落 尽 见 真 淳


——论陶渊明真淳的人生与诗歌



(已出版发表,有修改、压缩)


彭蠡之泽(ZLQ)




关键词:陶渊明/人格/诗歌/思想体系/风格体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365-427),东晋人,自唐以来受到人们的热烈关注。究其原因,一是陶渊明实在而又真淳的人生,一是陶渊明平淡而又真淳的诗歌。他在现实碰撞中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人生,给后人以巨大的人格力量。他的诗歌秉承《诗经》《古诗十九首》的遗风而自成,淡中见厚、平中见深,无处不体现着一个“真”字。他的人生是他的诗歌的发源和依托,他的诗歌是他的人生的真实注解。透过陶渊明平平淡淡的诗,人们感悟到了陶渊明那实实在在的人生。

    魏晋之际,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以老庄思想释儒家经典、注老子,道家思想风行。受其影响,东晋诗坛盛行玄言诗风,崇尚虚无,追求“善言名理”,认为“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严重脱离现实,艺术上枯燥寡味。起而改变这种状况的,是东晋末年的陶渊明。他清除了弥漫东晋诗坛的矫饰风气和空洞玄理,代之以充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感情,给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创作出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等具有丰富现实内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尤其是他开创的田园诗自成一体,更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当时,他并未引起人们的较大关注,只是把他作为“浔阳三隐”之一。到梁陈时期,锺嵘、萧统才给予他有限的重视。但自唐以后,陶渊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陶渊明的人格方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与渊明产生强烈共鸣的杜甫,“效陶潜体”的白居易,“转忆陶潜归去来”的高适,“慕陶”的苏轼,评论他“凛然正气”的辛弃疾,主张“诗人合一”的龚自珍,以及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等均受到他的积极影响。在他最后一次为官的彭泽,晋以后建立了五柳堂、五柳馆,清代创立了五柳书院,民国时又有五柳中学,八十年代有五柳文学社;彭泽县城有渊明路、渊明湖,这些都表明了彭泽人民对陶渊明的敬仰和怀念。
  
    陶渊明的艺术影响同样广泛、深远。历代“拟陶”“和陶”之风相沿不衰。仅以彭泽为例,明代有王应斗《归田录》、王演疇《醉陶和陶集》,清代有何兆祺《五柳乡集》、饶廷初《陶南集》等。唐宋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对陶渊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陶渊明也同中国其他古代重要作家一样走向了世界。早在唐朝,《陶渊明集》就流传到日本。距今一千多年的高丽时期的朝鲜对陶渊明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上世纪初,他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流传;五十年代,日本对陶渊明的研究高潮迭起。如今,不仅陶渊明的故乡——九江地区研陶方兴未艾,全国各地研陶团体也如雨后春笋,台港亦时有论文展现,其势不逊于红学研究。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梅尧臣)

    总之,陶渊明以其真淳的人生和平淡、任真的诗赢得了世人的关注。


一、现实和儒、道思想促进了陶渊明真淳人格的形成



1、“大济于苍生”之志




    陶渊明出生于士族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虽然到了他家庭已衰落,但由于家庭的熏陶,他的思想中很早就有了热烈的入世思想的萌动。他自幼苦读,“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阅读儒家经典使他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土壤之中,同时他又博采诸子百家之书,这样便形成了他的早期思想。


    他的《拟古九首》(其八)中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字里行间涌动着他的满腔热血。《杂诗八首》(其五)中写道“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猛志”就是“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之志。由此可以看出,积极济世的抱负始终主导着陶渊明的一生。


2、“此心稍已去”



    这一时期,陶渊明“大济于苍生”之志与“击壤以自欢”思想交替斗争,前者渐隐,后者渐明。


    二十九岁那年,诗人初踏仕途,任江州祭酒。他第一次出仕就看到了官场的污浊:“终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以后又任过参军、幕僚等职,都是降志辱身在官场中周旋。在这十年之中,他一直是“一心处两端”,仕隐无常。他要通过出仕来施展自己“大济于苍生”的抱负,但黑暗的门阀社会又坚决地将他排挤在门外。出身庶族地主阶级的陶渊明是无法跨越这条鸿沟的,这使他难以通过从政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人在这段生活中,思想经历了痛苦、深刻的嬗变。《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中写道:“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说:“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更说:“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多年周旋于政治漩涡使陶渊明对黑暗政治的认识日趋深刻,“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杂诗八首》(其五)道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诗人青少年时期心怀的“猛志”已渐渐远去。



3、“复得返自然”



    三十九岁时,诗人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这年,诗人亲自参加了劳动,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田园,这是他最终归隐的序曲。之后,他又做过镇军、参军。因为家境贫困,“耕植不足以自给”,又做了彭泽令。(见《归去来兮辞序》。)在位八十余日,终于发出“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怒吼,解绶而归。他从此永远地告别了官场,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地走上了归隐之路。《归去来兮辞并序》就是他的“宣言书”:“于时风波未静……深愧平生之志。”他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彻底的反省,态度明朗、坚决。


    归隐第二年,他又写了《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一)诗人像一只挣脱樊笼重回大自然的归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无比舒畅心情。他终于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毅然决然地与黑暗、腐朽的社会决裂。他不再生活在痛苦、迷惘之中,他要在大自然中实现自我,完善人格,走洁身守志的道路。

                                                                             4、“猛志固常在”


    归隐并不说明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已泯灭,并不意味着消极遁世。他一直没有忘记现实,只是把壮志埋在心中,“于世事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现实的不满时常在他的诗中流露,“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杂诗八首》(其二)鲜明地表现了诗人的孤愤。“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更是诗人不屈意志的表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道出了诗人的心声。鲁迅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他闻知收复长安,便为“九域甫已一”兴奋到“逝欲理舟舆”。《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更是对不合理封建社会的愤怒抗议。

    因此,陶渊明的壮志并没有消亡,他的意志并没有随着归隐而消沉、颓废,而是仍然充溢者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

5、以儒家为本、受道家影响的思想体系及其真淳人生


       从陶渊明的生活经历来看,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在他的思想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诗人青少年时期便受到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读六经“每有所得,便欣然忘食”。孔子哲学的核心是“仁”,诗人说“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受此影响,陶渊明信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梦想通过统治者的重用来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荣木》诗云:“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安贫乐道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诗人说“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他正是以儒家的礼的秩序、仁的情怀和克己修身的德性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的。世外桃源便是诗人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和高度理想化。与儒家思想相适应,诗人一生都在追求一种朴实自然之美。这种美的特征是“不违天真”“以真为师”,是超越功利的诱惑而趋于自然、和谐、“浑然与物同体”的归依。

    诗人生活的时代,老、庄思想盛行,道家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对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道家的崇尚自然使他形成了“委命随化”的处世哲学。在理想碰壁后,道家思想与他的生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了。他认为万事万物皆依自然,非人力所为,既然“世与我相违”,又“复驾言兮焉求?”由此想到“窝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于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诗人由憧憬虚幻的理想转而追求真实的现实。老庄纯任自然的思想促使他最后归隐田园。但是陶渊明的归隐不是悲观、消极的退缩,虽然无法实现古圣贤那种大济天下的崇高理想,但他并不是没有选择地吸收老庄哲学中否定一切、主张完全无为的悲观厌世思想。诗人没有寄情于虚无,没有否定人生。正如鲁迅所说,“猛志固常在”体现了他的固穷修身的一面,“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是他同化物我的心境的产物,体现了他“委命随化”的一面。所以他是以“乘化以归尽”的外在形式继续关注他的大济苍生的夙愿。这使他在归隐生活中始终铭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不忧贫”使他在贫困生活中“委命随化”,“忧道”说明他并未忘情于田园,而是以之来警醒、鞭策自己,始终固穷守志,即使在物质生活相当困顿的晚年也不改其志。

    陶渊明的这种外道而内儒的思想形成了他真淳的人生。这种真淳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而取其精华的精神实质,它自始至终伴随着诗人的人生。他的诗无处不体现了这一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在他出仕时,这种自然本性虽暂时被压制,但并未一刻消逝过。在经历了与现实的碰撞之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终于抛弃官场的机巧逢迎,宁愿守着愚拙的本性归耕,回到心中的田园。“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回归自然,不再做关在笼中的鸟和困在池中的鱼,断然脱离身心的折磨。诗人在致力追求心灵的淡泊、平静、清纯,从真实的大自然中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在《饮酒》(其一)中,诗人高度概括了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心灵理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真意”就是诗人孜孜追求的真淳的完美人格。

    诗人的这种真淳人生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东晋更是卓然独立,也受到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敬佩。北宋苏东坡曾和作渊明诗一百零九首,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深愧渊明,欲以晚节示范其万一也。”辛弃疾、龚自珍也从陶渊明身上感悟到了巨大的人格力量。陶渊明的真淳人生更是近现代学者关注陶渊明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淡中见厚、平中见深的诗是陶渊明真淳人生的全方位展现


    陶渊明有着特立不群的人格,他的诗也有着卓尔不凡的风格。诗人的真淳人生必然决定了他的诗的平淡、自然、真实的特征,而他的淡中见厚、平中见深的诗正是对他的真淳人生的最好诠释。


1、秉承《诗经》《古诗十九首》遗风


    晋代玄言诗风行,内容空洞,文辞繁缛。而陶渊明的诗则一归于真淳、平淡、自然,全无豪华之气。金元之际一代大家元好问评陶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与诗人接受《诗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历代诗评家多以陶诗与《诗经》相提并论。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说:“渊明之作,宜自为一篇,附三百篇后,为诗根本准则。”(《西山文集》)清人吴菘说:“渊明词句温厚和平,不激不随,深得三百篇遗意。”(《论陶》)清代厉志说:“终汉魏六朝之世,善学三百篇以渊明为最,非即而取之,但遥而望之。”(《白华山人诗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国风”部分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语言朴素,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感情。陶渊明深得其精髓,在自己的诗作中毫不隐讳地记录了自己的真实心灵轨迹。纵观陶诗,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奋斗、挫折、矛盾、痛苦、解脱、欢乐。语言上,诗人抛弃了艰涩、无味的古典语言,向通俗的当代口语接近,同时重视语言的散文化。诗人又以《诗经》雅润为本,主动向语言的清丽过渡。

    陶渊明还从《古诗十九首》中吸取了营养。“五言自汉魏至六朝,皆一源流出,而其体渐降。唯陶靖节不宗古体,不习新语,而真率自然,则自为一源也。”(许学夷《诗源辨体》)他的诗正如他的人格一样,远离尘俗,不囿于《诗经》,又不模拟《古诗十九首》,不随晋宋叠床架屋,不造作,不为博取别人的喝彩,而是推陈出新,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

    陶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由他那因任自然的存在方式和对世俗的超越性格,由他不矫饰、不“委曲而累己”的“真率自然”本性决定的。


2、平淡自然中有着淳厚之味


    平淡、自然是陶诗重要的艺术特征,这平淡、自然之中还有着厚、深的丰富义蕴。

    这首先体现在他诗歌内容的“真”。每次读陶诗,都有一种与诗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因为陶诗用整个纯净、透明的心灵为世人呈现了可贵的“真”美学境界。这种美是诗人“不违天真”“以真为师”的展示。在玄言诗空谈玄理的时候,诗人把诗歌从崇尚空虚中解放出来,引向田园,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随处表现着平易和任真的适性与自得。

    文学即人学。陶诗的“真”境界来源于他人格的力量,与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苏轼《冷斋夜话》云:“古人所贵者,贵其真。陶渊明耻为五斗米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归……”这种“真”表现在作品中,便是以平淡、自然的心态来绘田园风光、描乡间日常生活,抒发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从而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和谐、融洽、浑然同体的关系。正如刘熙载《艺概》云:“陶渊明为文不多,且若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其胸次为难也。”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说:“他的诗表现出淡中见厚、平中见深的丰富义蕴。”北宋惠洪《冷斋夜话》称引东坡语:“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陶渊明的诗平淡中富有深厚的情味,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随意点染,无一不表现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趣,反映出他独特的审美观。如果只见陶诗平淡而未见其深刻、丰富的内涵,则只要将诗人的思想之真与艺术之真同读就能认识到陶渊明诗歌的卓然不凡了。

    陶诗的淳厚还体现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朴素的白描手法上。晋宋之际的诗歌语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文心雕龙》)而陶诗语言不崇雕琢俪采,宁好真俗,不趋典雅。没有嵇康、阮籍似的师心使气,不作任何文饰,使诗歌语言回复自然。这与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异曲同工之妙。辛弃疾说:“千载下,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朱熹《论陶》又说:“不尚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以《读<山海经>》(其一)为例:“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诗人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自己恬静欢乐的心境自然地抒写了出来。这首诗的语言不以所谓的“警句”“佳句”取胜,几乎全是散文句式,句法错落有致;纯用日常口语的调子,没有一处是着意安排的。语句间的和谐关系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浑厚、融洽、自然的意境,仿佛是从诗人心中涓涓渗出的细流,水到渠成、清幽脱俗。清代温汝能评此篇“是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陶诗汇评》)陶诗语言、手法的自然源于诗人那自然、平静的心灵,是诗人“真”人格的自然流淌。陶诗语言虽平淡,却不浅薄,相反使人感到淳厚有味。这些普通的“田家语”是以深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但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正可作为陶诗之“淳”的说明。

    陶诗“淡中见厚,平中见深”还体现在幽深的意境上。先秦汉魏诗歌重在抒写主体之意,两晋南北朝重在描摹客体之形,到唐朝则形神兼顾,情景交融,达到艺术巅峰。身处东晋末的陶渊明却是向这巅峰迈进的第一人。以谢灵运的山水诗来比较,谢诗只是客观地描绘山水,而陶诗却不是站在物外,离开现实与自我,而是同化物我,把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因而他的诗总是在平淡中凝聚着深情,贯串着人格,形成了天然浑成的意境。人们置身其中,就能从更深的层次感悟到诗人那真实、淳朴的心灵。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诗中写了榆柳荫中的草屋、乡村的缕缕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树巅的鸡鸣。这些自然景物外似平淡无奇,却构成了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与诗人脱离世俗后闲适、欣喜的心情如水乳交融在一起。陶诗就是在这样的平实中蕴含着理想的境界,在画意中充满诗情。

    陶诗还善于通过意象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展示他的真淳人格。陶诗中有六首专门咏鸟,涉及到的诗句有四十多处。总的来说,大致有高鸟、羁鸟、倦鸟、归鸟和孤鸟这五类意象。这些意象其实是诗人自我形象的高度、生动的抽象。《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有“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那振翅翱翔的“高鸟”正是诗人青年时期心怀“猛志”的美好象征。《归园田居》(其一)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是诗人的理想在污浊社会中无法实现的情绪外泄。《归去来兮辞》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倦鸟”是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理外观。《归园田居》(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归鸟”是诗人获得自由,归居日思夜想的田园生活的生动比喻。虽然归居田园,但诗人的“猛志”并未消逝,在诗人晚年生活中,愤懑、孤独、壮志未酬的苦闷一直伴随着他。因而在《饮酒》(其四)中又出现了“孤鸟”的意象:“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陶渊明诗中的这些意象表现了他出仕与归隐的坎坷历程,是诗人一生心灵之路的生动反映,是诗人对自由、理想的渴望,是诗人对人生的苦苦追求和执著探索,是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和灵魂的艺术再现。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的诗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陶渊明的人格让人追求真的境界,是一代又一代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完美人格的典范。


(20100802  MDZX  ZLQ)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公诸同好,抛砖引玉。
欢迎发表对五柳先生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只能承认和尊重过去的存在,而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和现代社会的标准来评价古人的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又是现在几个人能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呵呵,如今的陶公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绝对是经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