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26|回复: 3

读《论语·为政第二》章节有感(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彭蠡之泽 于 2010-6-7 20:22 编辑

读《论语·为政第二》章节有感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析】
“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开始告别孩童时期的蒙眬,思虑明确,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立志学习。
“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凡是都有所立了,比如安家立业,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四十而不惑”:四十岁的年纪,见多识广,书本知识和社会阅历丰富,看问题清楚明了,遇事沉着、睿智,脱离了青少年时的懵懂,有一颗坚定、智慧的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
“知天命”:知道自然、宇宙、社会的运行规律,知道自己所承担的社会及家庭责任,不再是稀里糊涂地过了。
“耳顺”:“耳逆”之反义,能做到闻其言,知其义,不至于理解错误。人到六十为一个花甲,各方面都应该成熟、通透。
“从(读zong,去声)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七十古来稀,人至七十就到了随心所欲、顺心而为的境界,想干啥就干啥,怎么舒心怎么过,但是不会逾越规矩和法度。

【感悟】
    孔子谈人生从少年时谈起,一直谈到古稀之年。在人生历程中,学识和修养两个重要的方面逐渐提高。四十岁前是一个人吃苦拼搏,为将来打基础的阶段;五六十岁是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想和为人处世原则的阶段;七十岁是人生最潇洒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想和所行融会贯通,不会胡思乱想,更不会胡作非为,与庖丁解牛的物我合一和庄周梦中化蝶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以此言勉人有志有成,恒以向道,善始善终。
发表于 2010-6-1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不逾矩”也能潇洒起来,的确是孔孟大儒的健康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搞点通俗的看看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回复 2# 天天冬天

“不逾矩”而能“从心所欲”是大师修养的结果,顺心而为不带丝毫强迫,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这一点只有大师才能做到,我等凡人只有仰慕和学习的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