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65|回复: 8

宰相胸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0-1-7 23:13 编辑

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土,礼部尚书,(纟人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后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宰相,纟人称之为小宰相)一日接桐城老家来信。

事由桐城西后街巷南,邻居吴氏越界侵地,院墙直垒到张氏“相府”墙根,现两方争执,势如水火互不相容,家人忍不下这口气,故来信京师求助请老爷子撑腰,务必打赢这场官司,老爷子阅信得知原委,邻里相处。何须为此伤和气树敌结仇!芸芸众生以和为贵,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转瞬便逝。当立德立功立言。老爷子微微一笑。当既提笔修书一封,并于信后赋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在手,细细祥读:甚为惭愧,敬佩老爷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眼光深远胸怀坦荡!

当即将自家的院墙后移三尺!表示礼让,对面吴氏见张府如此谦让,受到感动,同样移墙三尺,两下互为相让,便空出这六尺宽的巷道!

冬去春来岁月交递,老爷子张英走了,六尺巷却留下来了!成为张家以和处世,以礼待人的象征。更成为桐城市文明和谐的楷模典范!

如今到桐城的人,必游六尺巷。人们在市南隅的西后街,徘徊在短墙幽径之间,感应萦绕其间的宰相气魄,流连往返抚墙感慨叹息!

试想当年以张英地位之显赫,平民百姓与其争锋,无异于虎口拨牙,凶多而吉少,假若张英以势压人,一纸文书直达桐城知县,可想而知,吴氏官司必败无疑,惟仰天叹息而已!若张英果真如此,则张英便为普普通通之张英,非宰相之张英,又怎样能名传300余年。话说回来,老爷子毕竞饱读诗书,胸怀天下。深谙人情故,目光比常人看得远看得深,虽说以势压人,逞一时之强,以宰相之位,打赢官司,易于反掌,但结果便是南辕北辙,恰得其反。想本朝的和坤,当年权势何其大,不以德为本,多行不义必自毖,以强凌弱,不得人心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权势显赫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不以仁义治天下,却劳民伤财,倾国力以修万里长城,保江山永固,事与愿违,结果长城还没修好!便锋火四起,造反并不是长城之外的匈奴!陈胜吴广在大泽纟揭竿而起,战鼓之声直逼咸阳,直接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实事说明:长城万里保不了秦朝的倾覆。世上只有里千里人情,那有万里威风。世人的事,让人三分,便觉天宽地阔。为人处世多积德,便是多积福份。多得些人缘,这何尝不是美。

张英以深邃的目光,博大的胸怀,超凡脱俗!不以势压人,而以德感人,治国先治家,治家先律已,施教于世。教人以和,教人以义,教人以礼!

这便是宰相胸怀,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裁树胜栽花。不以富贵为荣,而以济天下为已任。普通的院墙之争,演绎出桐城历史上的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千古的美谈
1106d3f9d7e.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胸怀真是不一般啊,要是我也能这样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胸怀天下,常有大度,这是史记称汉高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笔者曾多次到该地。在桐城荣休院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现如今还有这样的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