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34|回复: 44

我在东莞宣传彭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
                               江南唯一的梅花鹿保护区——桃红岭

                                       东莞时报记者 朱爱民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3-01/16/content_1066208.htm







       大江东去,将大地一分为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沿江两岸留下了名山大川,集日月之精华,得山川之灵气,钟灵毓秀,古往今来,文人志士,涉足其间,留下大量的人文景观。仅在皖赣交界处就有庐山、石钟山、龙宫洞、小孤山、鄱阳湖湿地等,还有无数的未被人所知的秀丽风光。近日,记者在赣北古邑彭泽出发,沿江而下,经安徽宿松、东芝、江西景德镇,一路上,欣赏到旖旎山水,厚重的人文历史。

    本次户外版,记者带您先从彭泽开步。

    桃红岭,原名陶隍岭。属桃红山脉。保护区在彭泽县中部。面积达12500公顷。多为海拔400-500米的山峰,最高峰猫鹰窝536.6米。山势巍峨,山形秀美。这里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已经鉴定定名的高等植物有633种,不但松林、杉林、茶林、竹林成片,且百年古林甚多,又是传统的药材产地。生长的植物几乎全部列入“江西药用植物名录”数量多的有白花前胡、柴胡、桔梗、沙参等。桃红岭动物资源有鸟兽182种。其中鸟类140种,兽类42种,昆虫48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5种,属省级保护的有21种,兽类推梅花鹿为首,鸟类推白天颈长尾雉为首,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彭泽县志有“山有文禽奇兽,美鹿争鸣”之记,为了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建立了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种群数量由建区前的不足60头发展到现在的400头。

    晋朝陶侃,字士衡。一生宦海,在军四十一年,屡立战功,总领八州都督。晋成帝念其德高望重,以雌雄梅花鹿一对赠之。陶侃退休后,回到浔阳,遍游故乡山水名胜。当他来到桃红岭时,不禁拍掌叫绝,“江南之钟灵尽聚于此山,真仙境也!”于是来到此隐居,与御赐梅花鹿为伴。

    历经沧桑——旧县塔

    旧县塔,位于彭泽县黄岭乡黄岭村以西2000米处的旧县塔,是该县唯一尚存的古建筑。县志记载旧县塔为唐代所建,重修于明代。古迹编载:“七级浮屠在旧县,俗呼旧县塔,今犹存。”

    旧县塔为砖土结构,塔体呈6面棱锥形,塔高30米,内周围长19.7米,底座直径6.28米,中空占面积29.6平方米,层层有独特花纹,虽历经沧桑风雨,侵蚀剥落,花纹犹清晰可见。

    1954年省文化局专家根据花纹的刀法风格,确认为唐代雕刻艺术,距今1300多年。日军攻陷黄岭时,曾炮击此塔,塔身上弹痕累累,虽残损圮坏,遍体鳞伤,仍傲然屹立。

    原唐塔旁建有“宝华寺”,后几遭焚毁。现塔前尚存穿方石板桥,俗称“仙桥”。塔东2000米处有唐建“狄公生祠”,宋范仲淹撰《狄梁国公祠碑记》,以纪念唐代名臣彭泽县令狄仁杰。后来,彭泽百姓在“纵囚墩”旁建造了“狄梁国公祠”祀奉,并与“七级浮屠”旧县古塔相互映衬,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旧县塔旁建有宝华寺一座,宝华寺始建于唐,至明天顺己卯年(公元一四五九年)典史李纪重修后被粤匪焚毁,有遗基尚存。

    前面说了陶侃,接下来再说说彭泽历史上的另一位县令——一代名相狄仁杰,因为旧县塔与狄仁杰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武则天执政时,狄仁杰被来俊臣诬害,被贬彭泽任县令,他以德治县,政绩卓著,广为邑民称颂。传说他到任后的春节前,将全县包括死囚在内的三百人,逐一审问,辨析冤情,全部放还家中过年,并约期返回。到期,众囚全部返回狱中,并每人怀土一兜,堆放狱侧,成为一小丘,后人称之为“纵囚墩”,“纵囚墩”就在保护区实验区(黄岭乡)境内,遗迹犹在,与附近的唐代古县塔遥相呼应。

    除去以上的人文风光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在此留下了大量的传说,如落冠畈、升冠岭、斩儿山、望儿岭、叹子岭、得胜洲等。仔细寻觅,从形神具备的古迹中,还可找到蛛丝马迹。

    地方名吃

    彭泽蒸米粑

    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范围小吃。蒸米粑,大概是彭泽县最为经典的地方美食。

    说起蒸米粑,也无从考证发明者,也许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邑人们智慧的结晶。

    香喷喷的粒粒籼米,先用清水淘洗,再浸泡一小时后滤干,上甑蒸,约七成熟,将蒸好的米冷却后细磨成粉,再用开水泡粉半小时,再用力揉粉;一直揉到粉团不粘手和不粘缸钵为止。做粑时,先将揉好的米粉做成一寸左右粉团,用手幹成半分厚的圆形粑皮;在幹粑皮时,为使粉团不粘手,有用粑粉或用菜油涂在手掌上做粑。取一块粑皮,包入粑馅,(一般以白菜、萝卜、瓜类、豆角为主料,掺以适量的肉丁、豆干、粉丝、黄花、香菇做辅料。粑馅可根据四时不同上市的蔬菜或客人的喜好取用馅料)。

    做成饺子形的粑,粑与粑之间用粽叶隔开,随即放入蒸笼,用大火蒸,蒸到最上一层的粑皮没有明显的水汽便熟了。取出蒸笼,虽然水汽缭绕,但是蒸米粑晶莹剔透,粑馅料若隐若现,勾起肚子里一条条馋虫,真惹得口水直流……

    彭泽豆粑

    豆粑是彭泽地方美食之一。用绿豆和籼米磨成浆状。用土灶(一般是两口锅) 煎豆粑,烧的火要文火,一般用松毛。因为火大了会烧锅。煎豆粑的工具也很特别,用的是洗干净大的河蚌壳。用一块大的猪肥肉(注意不要有精的) 擦锅,在困难时期,这款猪肉在滚热的铁锅里,留下动物油脂的芬芳, 然后用河蚌壳把豆米浆均匀地摊在锅里,松毛火及时到来,盖上锅盖。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另外一口锅里煎, 将豆米浆摊好后,原先的锅里豆粑的一面就差不多好了。.再后来要把它放在捞米汤的簸箕上面 最后晾到那个用竹篾做的戗上(乡下农作物的一种竹子做的)晾干、 切条 、就好了。

    . 如果想立马就吃, 就要用香油煎一下到焦黄为好。再放一些萝卜丝、 肉 、辣椒、青菜、豆瓣酱汤料就可以开吃了,豆子和米的香味混合着冲击着味蕾。

    推荐线路

    东莞---赣粤高速(横穿江西)--在九江银三角立交桥转彭湖高速彭泽出口即到彭泽县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雄鹰展翅 于 2013-1-16 16:13 编辑

朱哥好样的!{: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朱哥 于 2013-1-16 12:06 编辑

      1月5日,因87岁的爷爷安享天年,我回到了魂牵梦绕、心疼、伤心的故乡。8日晚,在雄风兄弟的安排下,见到了部分彭泽热线的朋友们,老朋友雅趣、陈律师,新友雄鹰、朱校长、“宋美龄”、站长、张站长。欢聚一堂、美酒、美女、俊男共叙乡情,不亦快哉。
    今天,我 在外看见《东莞时报》电子版,有点生气,有关陶渊明的部分被编辑删掉了。下期再写一个版,故乡嘛,这是必须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次,我准备写写有关陶渊明在彭泽的其它遗迹,如读书岩等,希望有文史资料和图片的热线朋友给予大力支持。
   很想念您们!见过面和将来见面的热线朋友们!
     祝你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雄鹰展翅 发表于 2013-1-16 11:38
朱哥好样的!
为方便阅读,现帮着转载如下。

雄鹰好!受之有愧!请多批评指正!当然更需要您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还有马当炮台的文史和图片,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些资料,可署名,随拍的好,就用谁的。不论亲疏远近,唯才是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支持朱哥宣传彭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朱哥 发表于 2013-1-16 11:58
雄鹰好!受之有愧!请多批评指正!当然更需要您的帮助。

朱哥客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朱哥好样的!
{:1_249:}{:1_249:}{:1_249:}{:1_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介绍的很详细{: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