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石台仙寓山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3-1-11 10:12 编辑
仙寓山.徽商之路
仙寓山(石台县)——神仙居住的山。这次来,我就是被仙山吸引,来当“神仙”。仙寓山没有让我失望,山脚下,一条小河淙淙流淌着,河水清澈见底。一座古朴典雅的廊桥像彩虹一样横卧河上,像电影《廊桥遗梦》中的那古桥!在长长的廊桥上信步,我似乎走进了一幅中国水墨画中。
廊桥尽头的河岸上,是一段历尽岁月沧桑、淡青色的石阶山路。拾阶而上,一座不大的四角亭出现在眼前,檐角高高地向上挑起,宛如苍鹰的翅膀。过了四角亭,是一个纯朴、安静的山庄——大山村。沿着高低错落、光滑整洁的石板路,一路缓缓走去,一座座古朴典雅的老房子,仿佛是一个个优雅的老人,经历了悠久的故事。大山村的长寿老人特别多,光是百岁老人就有好几个,据说,是和这片土地富含硒元素有关。穿过大山村,朋友小黄带我,向大山深处走去,绿色越来越浓郁,空气越来越清新。在村口看到的那条小河,弯弯曲曲,水声潺潺,一直伴随在身边,越往上游去,河水越清洌,让我心醉。恨不得去掬一口,一饮为快!
我漫步山中,醉心于美景时,小黄讲起了:”仙寓山茶的故事:“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王国一艘商船,去过世界各国。有一次,哥德堡号从中国运货返回,在离瑞典国土只有几千米的海面上,意外触礁沉没!所幸船员没有伤亡。多年以后,瑞典人开始打捞沉船,船上的东西得以重见天日,其中有不少用瓷坛封装的茶叶。根据记载:这些茶叶原汁原味,异显贵重,只有王室和贵族才能享用。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得知,此茶,就是出于中国安徽仙寓山茶”。
听着这神奇的故事,听见不远处有婉转动人的鸟鸣,鼻中似乎闻到一缕醉人的茶香。
仙寓山的茶,像远方的情人,让我难以释怀。我这次来仙寓山,与茶也是紧密相关。你听听那名字,雾里青,多美呀!每默念一遍,心中的浮尘仿佛就会被滤掉一些。每每喝起雾里青,啜饮一口,鲜爽甘美,如沐春风。有说不出的滋润!!
小黄讲,“咱们仙寓山的茶,是“总后勤:定点茶,比如:山下平地的茶,你喝上一口便知道:平地的茶是因气温高上市早。而仙寓山的茶,海拨一千多米。,气温低,要穿棉袄摘,。山下的茶三斤鲜叶可制一斤,雾里青是四斤制一斤。仙寓山的茶,富含有硒。可提神醒脑益寿延年。真正的仙茶。市面根本买不到。要买只有到山上才有真货”。
仙寓山是小黄的老家,他对仙寓山一往情深指着:光滑滑的青石板上说道:“ 古徽道全是石板路。都是徽商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脚下青石板,色泽多呈鸭蛋绿!小黄泼上一小瓶矿泉水,石上显出黄红白赭绿等彩色斑纹!小黄:“现长15华里,即上七下八(华里),由总共21万块石板衔接铺设而成;每块石板长约一米多,宽两脚许,”“这条跨省的古徽道也是“国道”,古代称作“徽饶官道” 是安庆至徽州必经之道..徽商便是,从这里走出深山,走出皖南,走遍天下.!古道,两旁古松老树. 幽静雅致,阵阵清风,吹来,沁人心肺,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富含空气负离子.含氧量极高,“许多都市来的游人,到此乐而忘返,他们讲,:‘到这儿洗肺,“将尘世的烦恼,郁闷涤出,吸入高山清新的空气.脱胎换骨.,,这样美景用“鸟鸣林愈静,泉响山更幽”最为贴切
小黄指着前面便是 ——古稀亭
“该亭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捐建而成,专供过往行人休息,建于道光年间,过去这儿有许多人家,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住儿,给路人供应茶水,小吃,后来有其它公路开通,山上的人才迁走!. 这亭之上,便是当年的古长城! 仙寓古长城又称榉根岭长城...此城共长十六公里.一直接到西南的东至县的洪方镇.当.清军曾国薄专在这儿筑城.守住此城.以扼守安庆通黄山要道.! 咸丰三年.1858年.太平军占领东流建德后,进军石埭挺进到榉根岭.曾国藩大营便驻在对面祁门,曾命民团扼守此关。祁门县团练的据关抵抗.在在此激战三天三夜,太平军撤出战斗,..进驻殷家汇”
看到这儿的古长城修得那样坚固,全部是用上好青条石做成,可想象当年修造不易. 我细细的看着那碑文,.想象着当年情景.当年的英雄人物已烟消云散,只这留下这古长城.和悠然的古道……
(这是2010年去的,仙寓山是临时去的,并没有带相机,所拍皆仙寓的外景是去仙寓镇拍的。石台距彭泽约135公里,石台到仙寓镇约三十五公里,再开车半小时可上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