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3-1-3 11:24 编辑
读《余秋雨作品集》
这部大砖头,(608页)终于读完。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读了一个多月。读来枯燥,却有收获。
余自我介绍:“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7年)出生于浙东农村,”余很幸运,又有天才,读了一肚子书,最后任上海戏剧院院长。官不比陶渊明小!(陶仅当了彭泽令)余秋雨却石破天惊却向文化部告辞。余秋雨说:
“但就是这时。头顶上似乎出现了陶渊明《归去来辞》里的呼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故不归去”?这呼唤,象一声声的催促。一声声的责问,一声声的鞭策,终于使我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余秋雨辞官而去,仅此一点,就令人敬佩不已。看看如今的求官众生之像,形成多大的反差。然而好戏在后头,秋雨开始文化之旅。先游华夏大地,再游欧州诸国,继游亚非名城。与李白杜甫相比,何止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秋雨跑的路多,见的世广,
一支笔在他手中。成了黄山上的“梦笑生花峰”。要什么有什么,说什么象什么!这技笔变化多端,倾诉的是洋洋万言,如天河之水滔滔而不绝那样的感人。以至中国形成了余秋雨热,余走到那里有粉丝,到处都是追随者!果真是神仙下风嘛?
不过在下看来:他那笔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但余并非圣人!
其一:余秋雨能将某一景物,人物戏剧化。写得不仅细而且宽宏!故而余秋雨的文,有血有肉。能将相关联的人物,先后有序出场,这样锣鼓一响,自能感染观众。
其二:他的主题不是直面而出,而是有许多景物来衬托,绿叶烘托红花,形成万绿众中一点红。
其三:如果让我按传统观点来讲:中国历来的作品大多是:经,史,子,集。那么《余秋雨》当属子集。秋雨的文好在那儿呢?首先他不是吹鼓手,也不是“听话的狗”。而是有个性的和特点的,这种秋雨的观点,也就形成了余秋雨的大散文。(附便说一句,余的散文笔我很欣赏,但他的观点和思想我并不赞同)
其四:我喜欢将两个上海文人进行对比。韩寒的文带有春意,如春风之拂面,二十多岁的人朝气足。句子也闪亮。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很有骨气一个小伙子。而秋雨(65岁)却是戴着眼镜讲课。“子曰诗云”的样子。“书袋子”味道很浓。难怪暗香网友不愿看他的书,教条多于灵气。但秋雨必竟见的世面多。人在江湖,自能吹牛皮卖膏药。打起大洪拳小洪拳,吊起众人的胃口。值得肯定的是秋雨肚子里有货。(洋货多于国学)口袋里装的东东,多于韩寒。
用一句话来讲,“秋雨是以学问写,韩寒是以才气写”。我在书上题了一句“:“学者余秋雨家的散文,确实很美,”!余秋雨不是文化的传人,却是文化的名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