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11-14 11:28 编辑
别样的芦苇
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晴
妈妈星期五的清早如约来到定山。带了我喜欢吃的黄心红薯,还有家里树上的橘子。这么大了,还能享受妈妈的疼爱,心里真的很甜!
看着时间尚早,我们便上街吃早餐,顺便绕着定山街兜了一圈。
我们一路走一路说笑!
善水广场那里,我让妈妈学着拍照,妈妈那兢兢业业的模样很是可爱,别说她给我拍的相片还挺不错的。
时府大道那里,我们跟摩天大楼合了影。妈妈半蹲着给我拍照,可一看镜头里的大楼只有一小半,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妈妈也笑了……
“姆妈,那边是澎湖湾工业区,去看看么?”我担心妈妈累着。
“好啊!我们娘俩儿还真像,对么事都好奇!”妈妈爽快答应,还自我解嘲地总结一番。
我相貌像妈妈,但性格却遗传了爸爸的霸气。不过喜欢新奇的事物是我跟妈妈最相似的爱好。
路上车子很多,一路尘烟滚滚。
“姆妈,我们回去吧,前面还有好长的路!”
“好,我的鞋有点挤脚,右脚有点疼。”我让妈妈取下右脚的鞋垫,这下好多了。
“咦,那是竹子么?怎么还开花?”我发现路边有棵巴茅特别奇怪。
“没有见过,怎么根是竹子,而叶子是巴茅的?”妈妈也发现了秘密。
我拿起相机拍下这个奇怪的植物。想折断一棵却因路边太陡作罢。
回程路上,我心里一直嘀咕着这到底是啥东东啊?
“我的女(我小名字)如果是男孩子就好了,对么事都好奇!”妈妈感慨道。
快到学校时,我发现路边的荒地里居然长了一丛那样四不像的植物,我赶紧折了一枝,拿着回学校问问同事认得啵。
“你认得这是么事植物么?”校门口遇着时老师。
“这是芦苇,根有点像竹子,但是开花!”时老师很肯定地说。
我茫然了,校门口那口快干涸的塘里不就有一小片芦苇么?它们几乎一根杆子通天啊,哪里见过这般枝枝杈杈的?而且叶子也不像巴茅的模样啊!
其实我对芦苇也不陌生,记得妈妈家那个河里就有。那个芦苇比这里的还大气,叶子挺大的,妈妈说以前包粽子就是用的它。
那杆子特别粗大,大约那里是回水湾,水大营养丰富吧。
网上搜索一对比,发现学校旁边的芦苇才是正宗的。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才知道芦苇是很好的造纸原料,也是很好清洁水源的植物。当然它本身就是美轮美奂的。想象一下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那真的令人神往……
只是我们这里的芦苇不像别地那般成片的生长,所以一般都是随它自己春生冬枯的。
可我见着的那些芦苇怎么就生的那副模样呢?巴茅的叶子,竹子的根,似乎四不像一般,让人匪夷所思了!
静下心来,忽然明白了。
当初芦苇生在有水的地方,自然水灵灵的一根杆子上天,可这里新修工业园,它们被生生地植根在陆地上,不见一点水星,除了老天下雨。
它要生存,必定要长出枝枝杈杈,好吸收地底下的水份。于是叶子小了,花儿小了,可根却不变。
想着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当我们不得不远离自己熟识的故土时,我们能像芦苇这般身处逆境却能守住自己本来的根么?
|
-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