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60|回复: 24

鞋(故园漫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自己所穿鞋的大小及“品牌”,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妈妈所做的布鞋。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妈妈将大家穿小的破旧的衣服或床单,折成一块块,用米糊粘贴在门板上,一层又一层,在太阳底下晒干,这就是布鞋鞋底的“原材料”,春季里,大山深处,茂密的竹林,自然掉落的“芒壳”,(竹笋的外衣,老的),被用来做鞋样(类似于建筑施工中的放样)。

棉鞋,布鞋,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鞋子都有不同的鞋样,妈妈通常把鞋样夹在家里并不多见的那份《红旗》杂志里,标明尺寸,大婶大妈们,有时也互相借用,那个年月,除了下雨,下雪穿雨靴外,(夏天凉鞋,很多人打赤脚)几乎大家穿得都是自家做的布鞋。

将晒干的“布块”沿着鞋样一层层添加,制成鞋底,而纳鞋底则是农闲时农村一道亮丽风景,大树底下,小姑娘(很多人上完小学就不读了),大婶大妈仿佛在比赛,读过那部作品,(具体记不来作者,反映的是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纺棉花),穿针引线,十分敏捷。大多数人左手带一个“顶针”,(形状如同戒指)遇见针拔不出来,通过顶针辅助,然后用“夹子”将针夹出。偶尔也能听见“哟”的一声,不知哪位扎着手出血了。接着是一堂哄笑。

鞋底纳好了,鞋帮就得买些“洋”布或灯线绒,(凭布票)因为这是门面,根据不同鞋子,有时还得购买一些松紧带。鞋帮还得滚上一圈边(白布),将鞋底与鞋帮组合起来,一双鞋子就宣告做好。但还不能马上试穿,还得将那些鞋蹭(木制品,如同砝码一般)放入鞋内过几天才能穿。新鞋三天挤脚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记得还在读小学时,上完晚自习回家,老远就能看见孤独的那间老屋,昏浊的灯光下,妈妈独自一人在哪儿纳鞋底,火盆里“火石”为了延长使用时间,被灰掩埋,差不多等我们回家,才重新加火。只有等我忙完,妈妈才去睡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中毕业,我去外地读高中。

成家以后,妈妈也还给我们一家三口做鞋,不过鞋底买的泡沫底,加上厚实的棉花,制成棉鞋,而我们一般只是在家里穿。妈妈的一天天老了,往事成为记忆。就是这美好的记忆,让身在他乡异地的我,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先发旧帖支持征文{:1_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勾起了多少人对从前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童年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1_249:}{:1_249:}{:1_249:}{:1_249:}现在布鞋年亲人都不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很怀念小时候的穿的布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勾起了对童年的的回忆{:1_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还有一种拖鞋大家肯定没穿过。
小时候家里穷,但山里的杉木分板挺多的,记得每年夏天我大哥会帮我们弟兄三个各制一双木制拖鞋(用杉树分板根据脚的大小锯成鞋底、底部用刨铁刻一些纹路防滑,再去辗米房的辗米师付讨要几根断皮带剪断交叉用小铁钉钉上固定就成功了),走起路来咔嚓、咔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步步高 发表于 2012-9-29 17:11
还有一种拖鞋大家肯定没穿过。
小时候家里穷,但山里的杉木分板挺多的,记得每年夏天我大哥会帮我们弟兄三 ...

见过,小心亲日,木屐,哈哈{:1_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