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需要苦难
——读《草房子》有感
如果不是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如果不是接手了这个三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如果不是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素养与写作水平而开展了阅读活动,或许我永远不会读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而这又会是一种怎么样的错过与遗憾啊:我不会追随作者的笔去体验油麻地小学师生的悲喜,我不会在心里生出许多深沉而优美的感动,不会产生成长需要苦难的感悟,也不会那么强烈地想起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
《草房子》讲述的是六十年代以苏北平原为背景的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所经历的一连串平凡而又感动人心的故事。小说以校长的儿子桑桑的经历为主线,记叙了油麻地小学的陆鹤、纸月、杜小康、细马等人的成长、成熟过程,而促使他们成长成熟的只有两个字——苦难!
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衣食无忧加身份特殊让他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里,他会把家里的橱柜搬出来三下五除二砍掉脚除掉门,做成鸽棚;他会把床上的蚊帐取下来做鱼网捕捞鱼虾;面对家境优越成绩优秀的杜小康,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排斥……但是,一场怎么也治不好的怪病不仅让他身体上承受了巨大的疼痛,也让他经历了精神上的生死考验。当死亡已成定论的时候,这个天真得有点没头脑的孩子倒一点也不恐惧,而是像个男子汉一样背着妹妹去看“城”,而是忍着脖子的巨痛每天背着纸月送的书包去上学……而当他的顽症又偶然地被根除,他的爸爸让他拿着猎枪朝天放七枪之后,他嚎啕大哭,我相信哭过之后,这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已再不是以前那个像个泥猴一般的少年了,他的记忆里已经根植了对生与死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杜小康,这个出身于商家的男孩,他不仅有当时连校长和老师都眼羡的自行车,不仅有四季不同的换洗衣物,还有着几乎高出同龄人一个头的身材、有着独占鳌头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油麻地的一大群学生中间,说杜小康一枝独秀或鹤立鸡群一点都不过分。鹤立鸡群的杜小康也有着一般富家子弟的优越与高傲。但是,一夜之间,杜小康家的财富化为乌有,并且负债累累。杜小康也辍学了,一方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一方面家里也无力给他支付学费。父亲有着重振杜家的决心,带着杜小康外出放鸭。当杜小康赶着鸭子挥别“因为灾难而在愁苦中有了白发”的母亲,挥别桑桑,挥别油麻地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由家境殷实到负债累累,由成绩优秀到辍学放鸭,生活将如此大的落差放在了一个十几岁少年弱弱的肩头,而谁又知道远方又会给他什么样的“礼遇”呢!在远方的芦苇荡里,杜小康经历了孤独、经历了暴风雨、经历了鸭群失散,但他心里留有希望,那就是明年春天,鸭蛋可以卖钱供他读书。然而,生活是残酷的,他因鸭群连续误入人家的池塘吃尽了人家的鱼苗而被扣住小船扣住鸭群,他们又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他的父亲被抬回了油麻地,而他则抱着一个柳篮,柳篮里装着五个大鸭蛋,这是半年多他放鸭所得到的全部收获。而当他把这五只鸭蛋送给桑桑的时候,我的眼泪又一次地流了下来。是的,五个鸭蛋虽轻,但杜小康在履行一个男人的承诺。其实,大芦苇荡给给予杜小康的何止这五个鸭蛋?面对厄运的淡然、承担责任的勇气、不怕磨难的坚强,这些或许是以前优越环境下的杜小康花上一生的时间也学不到的。所以,在家庭濒临绝境的情况下,杜小康坦然地在油麻地小学旁边摆起了小摊……
因为苦难而成长的何止是桑桑和杜小康,还有陆鹤,还有细马……陆鹤因为秃顶而被人嘲笑,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变得有点怪异。在广播操比赛中,他把自己的帽子扔向了高空而导致混乱,让学校的名誉受到损失,同学们开始冷落他。然而在一次文艺汇演中,在学校缺少一个秃头演员时,他勇敢地挑起了这个重担,使文艺汇演圆满成功。陆鹤也明白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赢得同伴的尊重和好感。而细马是一个被领养来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语言不通,他难以适应,选择了辍学放羊。而在他能听懂一些当地方言时,他笨拙地选择了骂人与打架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养父病逝养母疯了的时候,他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
成长需要苦难,这是曹文轩先生在《草房子》里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或是身体的残疾,或是疾病的威胁,或是家道的中落,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些孩子一个个抖落了顽皮和淘气,沉淀下刚强与坚韧。苦难就像催化剂,使他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能不能从中读出这些,或许他们觉得草房子的生活离他们太远,他们的生活中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苦难。是的,现在的他们不可能经历油麻地学生们一模一样的苦难,二十一世纪的他们是生活在蜜罐里的一代。但是,他们也有苦难,他们的苦难更多的或许是父母不能相伴的寂寞与孤独,或许是单亲家庭所遭遇的尴尬与艰难,或许是沉重课业负担下的劳累与喘息,或许是个性与规则相碰撞时的不解与困惑……然而,他们都能像桑桑、细马、杜小康一般以苦难为跳板,在残酷生活的上空划一条优美的弧线,奔向美好与希望么?
拭目以待。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