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8-28 06:42 编辑
听钟老师打电话说
东南大学几位教授来了。
我马上驱车来访!
“这是第三次来访归来山庄,来会高人。其实五位老师都很年轻。三十多岁,充满活力。在忘忧亭里,阵阵清风吹来,送来凉爽,远处是蓝天白云,近处是银杏,李子满枝,喝着山庄的老树茶,放松心情,畅所欲谈!
聊得开心乐意。这次见到了东南大学二位中文系,三位哲学的老师。大家畅谈了六个多小时。有懂的,不懂的:总之让我开了眼界。听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望长安于日下,指会稽于云间”。我自认为游踪不少,相比则是小巫之见大巫!如王俊便去过伦敦,越国等许多国家,而且游记写得瓜瓜叫!
滕老师认为陶渊明道家思想!
后来我发表了自已的观点:认为渊明是儒家思想,而且儒家思想对我也有影响!
综合所述整理如下:
“旅行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之前我看到的夫子是五体不勤,五谷不分,讨厌的夫子,打倒再踏上一脚完全必要的。
自从我到了曲阜,参观了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我便觉得夫子如同天上的太阳,在我心中是那样的伟大!夫子通六艺,文武之全才,无所不通啊。所以看一人:不能光听一家之言,要用自已的眼光去看,去想,去观察!才真实。
买来十来本《论语》,各种版本,各家说法,综合而言,夫子的话:于情于景,很对,而且不是天才说不出那样的话,对什么样人说什么样的话,活学活用。阴阳五行,天地变化,政治军事,人情学问,都么都有,而且言而不死,活而多用,看你如何理解或运用。我对子弟说过:“论语要抵一百本书”!看一遍是一遍的作用,二遍是二遍的理解。
我骨髓里面浸润夫子的思想,所以有人觉得陶渊明先生是道家,我觉得他是位儒家,“有道则行,无道则隐”。如:无道之时,谢眺之被杀,谢灵运之不得势,前车之鉴,渊明先生当年也在刘裕那里打过工,做过参军,再任彭泽令,虽说“不为斗米折腰”,但血的教训就在眼前,他选择了隐居!这也符合儒家,天下无道而隐居。
我不懂大道理,懂些小道理!
治国平天下,那是大人物的事,领袖登高一呼,群起而响应!然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闻道有先后,有先知和后觉,我用传统的思想来规范自已,比没有思想,摸索前进要好!
用它来要求自已,来指导子弟,我觉得奇效无比,有如天上的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
比如:我一生勤于学习,勤于读书,这便是夫子所说“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啊
看书,看新闻,并不是新闻的观点代替的自已观点,总之想一想,问一问,形成独立思考的思想才好。
比如孩子吃了大餐,几千块钱,别人以为无限光荣,有炫耀之本。我却对他说“我们是农民的孩子‘不能忘本。我们的根在那里!这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我觉得用传统的思想,修身立世,指导自已的行为准侧是可行的,有效的。
|
-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