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3-19 17:33 编辑
读《烽火年华》;回忆录有感
一个黄埔少校军官的回忆录
高君;凯初,江西九江人,少怀壮志,由正大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一期,毕业后恰逢沧海巨变,不行其志.今得其感时回忆之录.情节动人.所记前事,还归本真,读之倍为感人.!
日寇侵华之时,高时年十二,遭逢国难,故纟陷敌,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于血雨之中,以破庙为家,野菜为食,口唱难歌”日本鬼子的大炮,轰坏了我们的家,枪杀了爸爸又拉走了妈妈,吃又不能饱,衣服遮不住风,凄凉的歌声在破庙里回荡.! “ "烽火漫天,血腥遍野,中华民族受到空前的浩劫,我们在苦难中长成,我们在大时代的熔炉里锻锻炼,成一个革命的青年 ! " 在歌声中,高考进正大,再入二十一期黄埔军校。
投身行伍之中,一九四五年江西日寇进攻福建,高参加了梓山阻击战.! 当即赋诗
三叠阳关曲未圆,沙场传檄促征鞍,
离情漫托灞桥柳,壮志应歌易水寒
满目疮痍悲破国,一腔忠胆弃儒冠
他年直捣东瀛日,斩尽倭奴并辔还
日军投降,高毕业后去麻城,任72军23师3团8连少尉排长,护送军械有功,升任搜索连中尉付连长,1947年2月15日,入邓文仪的中央训练团___新闻干训班,毕业后任上尉指导员!1948年十月升任江南许午言230师,688团少校作战参谋(相当于解放军团参谋长).该团开往苏北,解姜堰之围!驻守泰州!
1948年12月29日,因该师690团在黄桥被围,688团接令,来解黄桥之围..结果在司马墩受到八个团的解放军包围,战况惨烈!高回忆着当时之事 冲锋声,喊杀声,在隆隆的炮声与轻重机枪呼啸声中喧成一片,我紧靠在团长的一侧,低着身子,在临时的工事后,举起望远镜向西北阵前望去, “嗬在一华里外我军阵地,一片旱地上,象蚂蚁一样的敌军,在众多小三角红旗的指挥下,不顾子弹的呼啸和炮弹的爆炸,端起步枪,挺起胸脯,高喊着杀声,向我阵地扑来,这简直是集团冲锋啊,毫无疑问,对方这次是决心不惜最大的牺性全歼我军,这时在我军轻重武器的一齐怒吼下,他们的冲锋被压下去,可是没等你火力稍减,后面象潮水又一次的冲锋,在十几个红旗下挥舞下,喊着杀声,如此一浪急于一浪,一波又高于一波,无休止的涌来,让我看得心惊胆战,简直是不怕死啊,这种政治宣传多么厉害,这种信仰又是多么坚定,我们军中的政工人员,与他们相比,显得太无能了.我们的人马不知是为谁而战,为谁拚命?此时,我们正是中了围城打援之计,
华东军区为了全歼668团,动用了军区主力九个团的兵力.此时二营突出重围,向黄桥方面去了,三营掉头,全力向司马墩进击.解放军司马墩一个团的人马的因武器差,枪托都断了,用铁皮包,轻重机枪很少,最后还是让二营进了司马墩.
团长下令收缩兵力,准备坚守待援,入暮解放军发起了更加激烈的攻击,后来”师部命令我团竭尽全力突出重.团部开会研究,命令一营王营长向泰兴佯攻,
三营向西北敌后薄弱处突围,
一时轻重机枪和炮声如爆豆,每进一步都进到死拼搏.到天亮时,突然从左翼冲起一支数百人的敌军,向我们袭来,喊杀声响彻天空,我们被冲散了.我历尽艰辛,才与三个人冲出重围.!!! 返部队后再任少校作战参谋!解放军渡江,因江阴要塞唐秉琳率要塞警保卫团起义,230师不支,高部668也退到上海.师长渺无音信.到上海由李前荣接任. ,一九四年年解放军叶飞的部队进攻上海,国军不支,1949年五月24日,230师掩护五十二军撒退,1949年五月师长,参谋长皆跑掉了,由周高参代理师长之职! 师领导周高参认为"八年来民族战争刚刚过去,人民还来不及重返家园,国家的元气还来不及恢复,又燃起了内战的峰火,人民又重新陷篱血火的深渊,家破人亡妻离之散是谁之过,?这样的灾难不能重演下去,是应该早日结束战争,让苦难的人民重返家园,恢复元气,!而且这是一家人互相殘杀,!打的是两党政见不同的战争呀!所以我们应该识时务为俊杰.所以才阵前起义.! 高君有感而作: 感而有作
不返江南径去西,
迢迢千里走单骑,
啼猿声切惊山夜,
冷月寒生透铁衣,
眼底婆娑伤国泪,
耳边消息费猜疑
苍生何辜罹斯难,
欲息兵戈未有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