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18|回复: 3

彭泽核电踌躇满志 何时开工仍存悬疑(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在九江力推核电产业发展之时,南昌亦提出“打造核电设备制造基地”构想。比如,晶安高科拟建设年产5000吨核级海绵锆项目。

  彭泽核电厂大事记  

   “八五”期间(1991~1995年)

  江西核电厂被列为国家核电前期工作计划项目。

  1996年

  原电力部会同核工业总公司对1992年编制完成的《江西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这是内陆省份第一个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核电项目,并优先选择了彭泽帽子山厂址。

  2005年9月

  江西省政府授权江西省发改委与中电投集团公司签署了《建设江西核电一期工程协议书》,正式启动了彭泽核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工作。12月联合上报《江西核电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8年1月

  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启动内陆核电项目,明确江西彭泽核电作为首批启动的项目,国家发改委把江西列入优先发展核电的三个(江西、湖南和湖北)内陆省份之一。

  2010年5月

  彭泽核电厂项目“两评”报告(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获得正式批复。

  2010年7月

  国家核安全局同意彭泽核电厂一期工程开始前期工作,生产临建正式开工。

  2011年3月11日

  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受此影响,中国暂停审批新报核电项目。

  2015年

  预计彭泽核电项目将并网发电。

  反馈

  “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

  专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

  黄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头号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渐行渐近。这一重大工程有望在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审查。

  然而,现实是工程推进受阻、社会质疑声一片,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就是摆在胡振鹏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经营报》1941期(2011年12月19日)B9版“江西‘湖怨’”一文发表后,就文中提及的一些疑问,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鄱阳湖畔、研究水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经济的学者,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经营报》: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里?迟迟未能动工,对整个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胡振鹏: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水又是生态三大要素之一,鄱阳湖是江西94%以上国土面积来水的聚蓄地,也是江西五河入江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江西水质好坏的一面镜子。

  然而,要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难度正在加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长江中下游进入连续枯水年,加上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枯水期提前,以前多在一月份出现最低水位,现在提前到十月份,且枯水期时间大大延长。这对江西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是湿地生态系统破坏,长期低水位导致水域面积缩小,湿地植被正在退化。其次是湖泊水环境恶化,长期低水位使得湖泊稀释降解能力减弱,加上经济社会发展、入湖污染物增加,鄱阳湖水质逐年下降,2007年开始鄱阳湖湖口出流很少见到Ⅱ类水了;因今年春夏干旱影响,鄱阳湖水位很低,上半年水质退化为Ⅳ类。再次,鄱阳湖蓄水锐减,沙滩、泥滩裸露,水面面积减少;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减,天然鱼类资源枯竭。

  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供水及灌溉、航运受到限制,部分农村水井干涸,沿湖近百万人口饮水困难以及数百万亩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此外,船舶碰撞、搁浅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水上航运。

  针对上述状况,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水文关系;第二,恢复和改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第三,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表于 2011-12-24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鼎力支持核电在马当能够圆满完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最好不要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