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00|回复: 13

历史人物曾国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10-29 18:09 编辑

     曾国藩是个复杂历史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英雄人物已烟消云散,历史经验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总结,和借鉴!
     读中国近代史,不能不了解曾国藩。在晚清风起云涌的征战史中,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关系着清朝前途命运.他的横空出世改写了太平天国历史!和中国近代史!
     章太炎先生曾评价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这元凶"此说颇为客观实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曾国藩》全集1500多万字得以出版,一个曾改变历史的人物,又一度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兴趣。有关曾国藩的书。海内外比比皆是,足见曾国藩是位重要角色。
     不管是”刽子手“还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却是一个改变历史的著名人物,能主沉浮,作用颇大。
认识,了解曾国藩自然也有一过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过去论为他,是杀人的魔王,十足的刽子手,将革命的烈火扑灭,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运动。为满清王朝这条破船,堵住漏子,阻挡了历史的前进。
当时还是片面的看问题,听一家之言,没能从正反两面,客观公正的看这位历史人物!最重要:不能从政治色彩看历史人物。历史是人编的,在特定情况下,历史要为政治服务.!
然而:历史便是历代史事真实的记录.洪秀全太平天国的所编历史,便与曾国藩大清所编的历史不一样.现在所编的历吏是不是真实的?,当自三思.只有二十四史是公论的.而清史还没问世.所以看这一部分历史.当听各家之言.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的公正看历史人物.更应从历史角度看历史人物!看其人品修行.思想品德!
    步入社会后,阅历增多,客观的看历史人物了。一次在沈阳书店里,购到一本曾国藩的《冰鉴》。见文笔优美,便一气读完,意犹未足,真是难得难得。南怀瑾先生认为“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两套,另一套便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确为好书,发人深思,对营销交际,观察人的相貌气泽,洞察人的心理,并结合对方的言谈举止,作出正确的对策,有很大的帮助。
此后便关注于曾国藩,于南京购买了三本唐浩明所著《曾国藩》从侧面了解曾国藩的历史,并对曾国藩产生兴趣。再接触到曾国藩的《变术》。《挺经》《曾国藩读书生涯》以及众人的评论,报道.这样兴味更浓,学识渐广!.
今年认真的读了曾国藩《家书》最终形成了对曾国藩的观点看法.
文正公确实是一代大儒,集文才武略于一身,南征北战,既不为功,又不为名,不要钱,不为官,这些都是实事,读者诸公只要读读他的《家书》便知,文正公,是为捍卫传统文化.不满洪秀全反文化,砸文庙,毁礼制,为保卫文化挺身而战.其终身追求的目标是“立德,立功,立言!
录读后感:观《挺经》读后感受;:于近百年风云人物,特别尊重曾文正公,起始读唐浩明三部《曾国藩》传记.知其为人,后来再读《冰鉴》为其文词观点,拍案叫绝.赞叹不已,平生未见之奇书,真宰相之才,观其《家书》及有关曾氏书,认为其儒学功底,继先启后,继往开来,读其书博大精深,有百益无一害,曾国藩的书非书生之作,是宰相之言,(大学土,两江总督)曾国蕃有广泛阅历.非闭门造车之作.其准则,求学的纲领,教子的方法,,治国的要略.对后人皆有一定意义和借鉴.所以他的书能传于世.而曾国蕃的才情学问,近世有几人可比.曾国藩无形便成了我心中的楷模,!学不了他的才学,但学他有益而害,这便是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文正公的学问文章如中天之日,可望而不可及!
世上生灵作业多,功名富贵反成魔
常怀杞国忧天闷,不见康衢击壤歌
仗剑提刀争日月,伏尸流血换山河
白头钩叟秋江上,笑指清鸥下碧波.
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2-10-29 17:28 编辑

从文化品位看历史人物
"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洪秀全,曾国藩历史人物已退出舞台。他们的选择多少有些悲壮的色彩。两人文化素养和道咱选择各不一样。留下的是后人的沉思?历史的借鉴!
    科举制度确实害了许多人,包括我们这位洪秀全洪天王,我们不清楚洪秀全四次科考!前后十余年,连一个秀才的也没有考起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他造反之后在南京所为看出人生的轨迹?
      从太平天国留下的文字来看,乏善可陈。举凡天王府门前的对联;
   “予一人乃神乃圣乃乃武,众诸候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诏书如:
   “同心放胆同杀妖,金宝包袱在所缓。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男着龙袍女着花。各做忠臣劳马汗。教规:只有臣错没有君错,只有子错没有父错,只有妻错没有夫错”
圣谕:“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还去,欲在京,任由在尔,朕的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尔的天兵多过于水,还怕曾妖嘛?尔怕死,便会死,政事不与尔相干”。
这些无法胜举,这些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话出自最高领袖之口,是历史上少见的!这位老童生的水平可想而知。其兴也勃也,其败也速也。
   “老童生”读了十几年的书,当年考秀才中举子,欲出人头地,一举成名天下知,岂知天性有限不是读书料子!于是假借上帝的幌子来造反了。
便与冯云山(同样是老童生)编出一个邪教,到处宣传。信从者一下子超过百来人。秀全认为这样做太苦了,与老冯发生冲突谈崩了,跑回老家花县。而冯历尽艰苦,终于在紫荆山获得了立足地,开创了一个大好局面。老洪知道打开局面了又跑过来。但造反是要砍头,这种秘密起事,秀全坐不了冷板凳,违背了冯秘密举事的愿望。自已公开宣战。一下子却把冯等若干人置于危险之地。自已却吓跑了,冯被捉。他却躲在老家一年多。直到老冯被救起来,危险期过去才又出来。
    老洪一心享受荣华富贵,吃香喝新辣,依红偎翠。造反不久,刚刚打下一个小县城全州,寸功未立就登基做了天王。这是自古以来闻所未有的。当年朱洪武(元璋)据有濠洲,虎踞南京,依然是缓称王!太平军仅两年时间就从广西打到南京。是太平军势力强嘛?其势不然,这一路打过去,打一下就跑。许多原先占据的地方不要了。这样打法当然快。他们的目的便是赶快建都!急功近利心理可见一斑!
   可见洪秀全的目标,是龙飞九五称孤道寡,这是多么威风!半壁江山不稳,前后皆有敌兵。依然贪图享受。胡吹自已是天神下凡。代表上帝来为民造福。岂知他的造神,把自已捧上天去,却又造出一个自已的对头——杨秀清。
   一山岂容二虎,一国岂有二主。在天国内却有二个万岁,这才给韦杨内讧埋下祸根。他在造神时,把清人称做妖,将礼制全部打烂,砸孔夫子庙,打倒读书人心目中的神,砸岳飞庙,这位武将心目中的神。故天下读书人都反对他。最终将自已送上了断头台。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对手,曾国藩在洪造反之时,先是在殿中获第四十二名,时年二十八岁。五年后又在大考中名列二等中第一,这位进土留下了《曾国藩家书》及大量的诗,联,文,其计二千万字,诸位想想这二千万字是什么慨念,用一句慨恬吧,“著作等身”!
从他的文字来看,非老童生洪秀全可比。后人称他是后起之桐城派领袖。也有人称他是湘乡派。后世尊其为
    “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
曾国藩终其一生是讲“恒:字的人。他一个极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的人,又肯清贫的人。有名言:打落牙根和血吞:而且以不贪不占著名。终生立志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多次对子女说;“余不愿做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曾国藩说: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者不甘做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曾国藩手书父亲曾麟书之联作为座右铭;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住的床是是布被,草席,两只樟木箱,没有一件珍稀玩物,穿的又短又小的马夹,是一般贫寒土子都不屑穿的,吃的每餐两个荤菜,鸡鸭火腿平时都不大吃,喝酒临时去买。
对于一个每天都要经手数千数万的军队统帅,情形怎能不让人太息不已。
新进士是老童生的对手,两人追求的目标不样。老童生不会用的人,更不会识人。历史上刘邦不会读书,但刘邦会用读书人啊。相反老童生骨子恨忌恨文化人,仇恨文化,所做的一切是反文化的。故太平军中无读书人。这在当时就被人指出来了。
而新进士这边的幕府,许多文化人宁愿不待在翰林院,却千里迢迢来做事。曾国藩是会用人的,更以会识人.用人著称。
他打仗不行,却会用打仗的人。但他懂得战争在于得人,为将之道.在地用人识人无须深交,凭你和他一见面,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事,他用人,不听你的夸夸其谈,也不看你的出身,只看你的素质和品行,品行不好的,有能力的他也重用。
就是这位吃得苦中苦人,用的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最终是曾国藩的胜利,洪秀全的败北。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让人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icon10:}{:icon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写得好!
我正在听评书《曾国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古调虽自爱,今人已不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身前身后,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曾剃头”“卖国贼”的恶名。蒋介石把他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曾国藩日记》是蒋介石终生研究 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杀尽不平方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父亲曾讲一个顺口溜。儿时之歌

昨夜天空降大神
手提大刀杀不平
不平人被不平杀
杀尽不平方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这篇不错,看了都他有个整体的了解,先前还真的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