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雄鹰展翅

游龙虎山-精彩故事和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雄鹰展翅 于 2011-8-28 10:30 编辑

经典中国之武夷山、龙虎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206:}{:174:}{:174:}{: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正一观千年古井,据道姑说,用了千年古井中的神水,祛百病,保平安。
道姑打了一盆神水,我洗了脸,喝了一杯,又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
当然了,我为正一观捐了十元钱。

P10101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上 清 宫   

    上清宫是龙虎山道教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是历代张天师从事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等重大法事活动的地方,素有“道教总会”、“神仙都所”、“百神授职之所”的美称,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出生地。

    宫殿殿阁巍峨,殿、阁、楼、院遍布山间,包括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鼓楼、东隐院、伏魔殿、镇妖井等。其规模之宏大不但为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上清宫的前身是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结庐炼丹时建的天师草堂。公元89年,张道陵辞官不做,带着弟子王长顺着仙鹤导引的方向,来到龙虎山炼丹修道,建造天师草堂居住。魏晋时期,他的玄孙张盛为第四代天师,从汉中迁回到龙虎山,在草堂遗址上建造“传箓坛”。唐代改建为“真仙观”,宋真宗时改建为“上清观”。


福地门是上清宫门楼
P10101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上清宫的鼎盛时代,是清雍正时期。雍正时期,朝廷拨款对上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上清宫占地面积达到六百多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两大宫,十二大殿,二十四座道院,各种神像近千尊……

    晚清以后,道教逐渐衰落,上清宫也随之走下坡路,民国时期,尤其严重。1930年乞丐失火,将大部分殿宇楼阁化为灰烬……。1956年,江西省将上清宫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被当作“四旧”,再遭劫难,仅存的一些建筑也被拆除,只剩一口元代铜钟和一些残垣断壁。


    2000年开始按照清代格局在原址上重建。整个建筑突出北宋全盛时期的建筑风格,以“俊逸、柔美、醇和”为特点。目前修复的第一期工程主要建筑有福地门、下马亭、棂星门(午朝门)、钟鼓楼、东隐院、伏魔殿、镇妖井等。


下马亭

P1010172.jpg

P1010173.jpg

P10101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雄鹰展翅 于 2011-8-28 16:47 编辑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也就《水浒》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水浒传》第一回中那个年方十二岁的牧童)把上清宫从龙虎山迁到现在这个地方。这一带地方就叫“上清” 了。此后,上清宫先后称为“上清正一宫”、“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太上清宫”。

    上清宫具有四大特色:一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大上清宫历经唐、宋、元、明、清,迄今1800余年;二是规模之大属中国道教之最,整个大上清宫面积约600多亩,建筑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有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殿宇楼阁,巍峨壮观;三是道教文化的活动中心,上清宫被称为天下二十九福地之一,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四是伏魔殿、镇妖井为世界景观一绝

    P1010177.jpg

       P1010177-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帖最后由 雄鹰展翅 于 2011-8-28 16:48 编辑

鼓楼
P1010179.jpg

钟楼

P1010179-01.jpg

P1010179-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传说是第四代天师张盛亲手栽种的樟树,距今1800多年。

P101018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东隐院
上清宫内唯一保留下来的明清建筑,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上清宫高道栖止之所。

P1010185.jpg

P101018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新版《水浒》与龙虎山   

    2008年是龙虎山不平静的一年。年初,著名导演吴子牛在首次游览龙虎山选景时,就被其无与伦比的山水风光所吸引,将龙虎山选为新版《水浒传》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下半年,新版《水浒传》就将在吴子牛的带领下驻扎龙虎山开始拍摄。

  龙虎山向新《水浒传》伸出“橄榄枝”

  在《水浒传》“楔子”里,“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这些生动的文字描写了龙虎山的景色。 山上“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笔下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出处。不仅龙虎山里有着关于水浒英雄出处的神奇传说,龙虎山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等自然人文景观更深深地打动了大导演吴子牛。

  在新版《水浒传》将开拍的消息传出之际,景区第一时间与新版《水浒传》取得联系,邀请剧组实地考察,并愿意给出各项优惠政策来支持剧组的拍摄。也正是这样的积极主动再加上龙虎山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促成了新版《水浒传》将龙虎山定为主要外景拍摄地。

  吴子牛惊叹龙虎山风光

  “龙虎山让我们眼睛一亮,这里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是别的地方无法比的。”在吴子牛的首次龙虎山考察之行中,就留下了这样印象深刻的感受。

  2008年元月11日,吴子牛率新《水浒》剧组一行到江西龙虎山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随同考察的人员有该剧的总制片万子红、如意吉祥影视公司副总邹赛光等,考察团一行考察了仙水岩、天门山、上清宫、天师府等景点。每到一处,吴导都被龙虎山独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折服。上清宫是吴子牛考察的重要一站,也就是在这里,诞生了水浒108将,宫内庭院幽深,古树参天。在伏魔殿里、镇妖井前,吴子牛静静地看着,似乎已经处在那个纷乱的年代。
   
  进入天门山国家林公园,吴子牛兴奋地说“这里与《水浒传》里许多场景相配”。在保存着完好原生态环境的上清簸箕湾,吴子牛在现场就向同行的剧组人员表示可以拍野猪林、戴宗传书等多场戏。

  第二天上午,天空下起了雨,吴子牛一行考察了象鼻山景区,吴子牛说这里十分适合拍摄山寨骑兵进兵的场景,都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就可利用。虚靖堂的古寨、牵龙洞的幽境在吴子牛眼里是天生的出好汉之地。

  通过两天的考察,吴子牛坦言此行收获不少,选择在龙虎山拍摄将为新《水浒》剧增色不少。

  新《水浒传》将向世界展示龙虎山

  这几年,中国大片大剧中一个个美景的呈现,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各处壮观美丽的自然景观。吴子牛的《水浒传》讲述的将是龙虎山的美丽传奇。

  此外,自新版《水浒传》拍摄消息发布以来,不仅衍生了安徽卫视的大型综艺节目《水浒英雄会》和宁财神的《龙虎山客栈》等为其预热助兴,网友更是对剧中各个人物的出演进行了狂热猜想……不久的将来,当明星荟萃的新版《水浒传》浩浩荡荡开进龙虎山时,一定会掀起最强烈的轰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