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彭泽县文物保护所与马当镇工作人员共同发掘一批抗战时期革命文物,包括抗战碉堡6处、炮台一处,保存状态较好,碉堡墙壁上弹孔的痕迹清晰可见。
据考证,这批文物为抗日战争时期马当要塞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后正式命名为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 一号碉堡遗址内部射击痕迹
实地调查现场
为加强文物保护力度,2023年8月23日,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被公布为彭泽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适逢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根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件要求,彭泽县将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纳入“四普”新增文物点。 实地调查现场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由大灰山炮台遗址和一至六号碉堡遗址组成,均位于彭泽县马当镇内。碉堡群建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防止日军溯江西进,1937年,国民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邀德国军事顾问设计,在彭泽马当建成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等。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即为当时所建。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总航拍图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自建成后规模、格局基本没有改变,炮台及碉堡射击孔,入口,排气孔依然保存完好,周边环境历史特征基本保持原状。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 大灰山炮台基座
马当炮台遗址——碉堡群 一至六号碉堡现状
编辑:王希 审核:程光
彭泽县博物馆 点击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