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彭泽县太平关乡搭乘乡村振兴政策“东风”,坚持“强基础、兴产业、树新风”核心发展动力,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奏响了一首美丽乡村华丽蜕变的序曲。
图片
抓产业促融合,走好振兴“产业路”。太平关乡充分发挥地域产业优势,致力培育“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链条,增强“造血功能”,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领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乡瓜蒌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量20余万斤,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还成功引进了投资4000万元的江西口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瓜蒌深加工,并借助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利用新兴媒体打通了城乡农产品供需渠道,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路。投资220余万元打造瓜蒌产业示范园。双港村种植金银花60亩,湿花每年产量达1万余斤,干花产量每年产量达1500余斤,今年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约为30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古楼村大力发展黄蜀葵特色农业种植,一方面加大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签订购销合同,保证黄蜀葵销路,另一方面创办黄蜀葵加工车间,采用“合作社+基地+药企+农户”的模式,种植面积达200亩,2023年产量可达3万斤以上,销售额预计60万以上,带动就业100余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撬动太平关乡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定睛之笔”,“遍地开花”的多种产业新业态,已成为太平关乡产业升级、生态改善、群众增收破局发展的“金钥匙”。
图片
图片
双港村金银花产业基地 古楼村黄蜀葵产业基地
图片
图片
农户在田间采摘成熟的瓜蒌 电商平台直播带货
凝合力亮实招,铺好振兴“平安路”。太平关乡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原则,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优化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召开宣讲会、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并讲解平安法治、“双提升”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法律明白人”学习,让平安建设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同时利用夜间巡逻的时间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针对常见的诈骗手段与特点进行解说,辖区群众法治思维、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图片
强宣传重管护,打好振兴“治理路”。太平关乡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抓实抓细专班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党建+网格+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对乡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分组编班,划分“责任田”,绘就和美乡村底色。充分利用面对面宣传、行政村宣传栏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支持引导群众自己清理、自己使用、自己管理,培养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让群众“抬头能看到”、“侧耳能听到”,并建立督查评价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督查,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向管理长效化、督查常态化方向发展,持续巩固深化整治成效,乡村“颜值”持续刷靓。
图片
树典型育新风,造好振兴“文明路”。太平关乡坚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文明幸福指数。全乡12个村积极盘活各类资源,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移风易俗宣传、“送戏下乡”“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特色活动,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创评活动,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培育文明家风,倡导淳朴民风。
通讯员:金小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