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不依靠物质或物质载体无法涵盖的文化遗产,比如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其内容十分丰富。 你对彭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彭泽板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身,千百年来,龙在炎帝子孙心目中有着至高的尊贵地位。“彭泽板龙”是彭泽民间一中独特的灯彩,因龙身皆用形似农家长条板凳的木板连接成龙而得名,又称“板凳龙”。彭泽板龙从唐代江南民间龙舞“一龙九蛟”演变而成,逐渐形成彭泽县民间一种团拜新春的传统习俗,盛行于清朝、民国两个时期。彭泽板龙的扎制工艺、游玩习俗对研究江南民间龙舞的起源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习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姑与彭郎 “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广泛流传于长江、鄱阳湖流域。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载曰:“江中有小孤山,巍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矶,谓之澎浪矶,逐转为彭郎,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小姑与彭郎的传说”主要讲诉生活在彭泽长江上小姑与彭郎的爱情故事,他们夫妻过着男打鱼,女行医的清苦自由的生活。有一年,彭郎误将龙王的小太子打上岸,而惹怒了龙王,于是派遣小龙、虾兵、蟹将在长江上兴风作浪,掀翻了彭郎的渔船,并将彭郎、小姑吞入肚中,这时惊动了在庐山讲法的庐山老母、玄老法师等仙尊,见龙王又在江上作恶,便令五雷神发出暗雷,将小龙劈死,龙身劈成两截,一截缩去江南岸,化成一座石矶;一截落在北岸江心,化成一座孤石。人们为了纪念小姑与彭郎,在孤石和石矶上分别修建了一座小姑庵、彭郎庙,将龙身环绕的地段称为“龙城”。
赶狐狸野猫 “赶野猫”是彭泽地区一种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而独特的驱傩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活动的组织者从村里挑选一些善于奔跑、身体健康的男孩,将其画花脸、两耳边插上下尖上宽的黄表纸、用红布条在额前绾个小结,装扮成“五猖兵马”。五猖,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神,专门负责逐疫驱鬼、初七恰逢他们的差日,需要出来值班。在锣鼓的助威中,“五猖兵马”手执3股钢叉,满村奔跑,挨家挨户“抄家”驱鬼逐疫,保证一年六畜兴旺、粮食满仓。 “赶野猫”活动持续一天,村中的老人扎成象征晦气、鬼气、灾疫的“茅人”。扎好的“茅人”由一“五猖兵马”背出,藏到村口的小山包里,村里的成年人必须在下午四时许将其找出,三次“抄家”结束后,村中成年人将“茅人”叉住,摔于背后飞速冲出祖堂,“五猖兵马”们手执钢叉,呼喊着将“茅人”赶出村子。 为了尽快将“茅人”送出村子,紧追其后的“五猖兵马”们用钢叉猛戳茅人,点火将茅人焚为灰烬,全村人的晦气也就此被驱除殆尽。
彭泽高腔 据彭泽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彭泽境内高腔盛行,今太平关乡、定山、黄岭、黄花等乡镇民间艺人自成剧团,农闲时走村窜巷演出。彭泽高腔演唱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事,俗称“朝廷戏”,整体戏有《三国》、《水浒》、《岳传》等,文辞典雅,和声高亢。彭泽高腔与其它戏种的区别在于,不用琴弦伴奏,只有锣鼓、竹笛和一支喇叭,演员的功夫全在唱腔上;另一不同之处是演员全为男性,这一“戒条”至今都未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