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图
青青17391
2001-2-10
阅读 39
关注
带着儿时就万分的崇拜和久远的期盼,一个偶然之机与子同赴其母校,来到了北大校园。同时,也为一睹她的圣严和风彩;也为释怀毕生的渴慕敬仰。 步入过北大校园之士,都深知北大校园里的 一塔湖图。也只是她,才是北大校园之核心所在,魂灵所在;她们是: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或许是我等庶民慧根浅,没文化,若不是求助于知情者的问觅,或看一些北大“导游图”及其他一些高人的释解,还真以为是儿时就读间、所见到的小学启蒙算术老师:对一不乍识数之童的数学作业夲“一塌糊涂”的批语呢。 博雅塔,实情是:1924年7月,校方(燕京大学)在此地规划一座水塔供给全校师生用水,水源为北京西山万泉河。水塔立在湖边,又觉有煞风景,于是有人提意把水塔的外形建成宝塔。它的外形仿照(初周)通州燃灯塔的样子,用辽代密檐砖建成。塔共13级,高37米,除塔基座以外,全用钢筋水泥建制。为能给景区再添一方锦秀“洞天”,此塔更是采取了巧妙的建筑造型,化不利为有利,成为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杰作。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确是燕园建筑的神来之笔。 在此未名湖畔:可现湖光塔影,可看钟亭落霞;可望湖山林木,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尽显了诗情画意,处处都绽放了恬美多姿。湖与塔的动和静,柔和刚,空灵和凝重;移步换景,影动画生;欢动和肃穆,喧阗和沉思,变幻和守恒,构成了无数如梦如幻、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妙佳景。倘若遇上阴天,还有似茫茫烟雨江南之称呢。 未名湖,也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呈∪型。在清代属于皇家园林淑春园一部分,乾隆将其赐给自己的宠臣和坤。和坤即此大肆营建共 造楼台64座,游览亭阁357间、房屋上千,极尽奢侈,后被抄家后,该园又几易其主。自和坤为宦时,此湖即已是圆明园附属淑春园人工湖。 “未名湖”之名是燕大(后改为北大)教授钱穆命名的。据说在取名时,众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参选名称。更有胜者,还有位洋夫人也参与其中,即在北大新闻系曾经有过任教的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夫人,当时就问周总理,说北大未名湖现在还未名,言下之意欲将此湖定名为斯诺湖,(因为斯诺其时就已安葬在该湖畔花神庙遗址上),但被总理婉拒了,总理言:“关于北大未名湖叫什么名字,还是由北大全体师生自己决定吧。” 斯诺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生于美国坎萨斯城,1928年以记者身份来中国,1934年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7年自延安返回北京后,先后写有《红星照耀着中国》,《西行漫记》……,1972年2月15日逝世于瑞士日内瓦寓所中,按照他生前遗愿,他夫人将其骨灰的一部份运来北京,1973年10月19日在北大举行了斯诺骨灰的安葬仪式。 未名湖是在原有自然水面的基础上规化整理而成。漫步湖边,你也许还会注意到与搁浅的石舫基座相邻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翻尾石鱼,它原是圆明园西洋楼前的遗物,几度易主,由叫载涛的园主买藏,1930年,燕大毕业生将其买回作为敬献给母校的礼物,从那以后它便畅游到此湖中,腾跃水面,曲尽其美。 北大图书馆建立于1899年,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图书馆。一百多年来,经北大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北大图书馆形成了种类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2001年底,该馆新旧馆相连总面积超过51000平米,提供阅览座位4000多个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为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北大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而且群星璀璨。毛泽东、李大钊、章士钊、顾颉刚、胡适等北大校长也为图书馆的发展留下了诸多佳话,他们都为该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古老的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是19世纪来我国维新变法兴学图强的产物。1898年经光绪帝下詔,该学堂由吏部尚书孙家鼐主持在北京创立。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5月将其改为北京大学。严复为北大首任校长。严任期虽时景不长,至少因为他的同与教育部之人同拿60元薪金、而让其他教师拿全薪继而自己“进谏”当时民国政府,保住了北大未被停办。2015年4月24日,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严复。”这应该是对严复捍卫北大的一种肯定和认知。关注过北大的人皆都知晓,对北大之生存有杰出贡献的蔡元培校长,也是其一,非之莫属,若不是民国十六年他一度帮蒋介石“清党”、在国民党内大肆清理共产党人、连他的学生柳亚子也在“黑名单”之列,那么他也就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了。但他对北大治理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治学模式,确让北大日新月异,这是任何北大人都有口皆碑的。北大自1927年至1937年是几度非常动荡时期。1937年抗战爆发,北大与清华、南开大学同迁长沙,曰民国临时国立长沙大学,后又迁昆明,谓之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1945年在北平原址复校开课。随着1949年2月12日北平和平解放,军管会接管了北大,至1952年高等院系调整,北大迁至原燕大旧址“燕园”。 北大: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站在北大西门前,映入眼帘的是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因此又称校友们。校门左右两侧有一对威武的石狮,使得校门更加庄严肃穆、神采奕奕。北大西门,虽然很小,但是经典著名,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经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该校书写的:“北京大学”校名,蓝底金字,苍劲雄浑。如今的西校门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也不仅仅是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有国内外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此留影的寻常景地,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顺此西门进入,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在校园办公楼和庑殿围合的那半敝开的空间中……。此后如前言,已粗略赘述,只因时促,未能细亨,倘有机宜再览,定当奉献粗俗几字。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