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在彭泽县芙蓉农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里热火朝天,远处一分场芳湖湾野瓜蒌专业合作社1000亩基地正在收获制作;近处水产场四季俏莲藕合作社2000亩基地大车排成长龙正在外运莲藕;眼前彭泽鲫繁育示范基地正在优选鱼苗空运外省,蔬菜基地大棚林立,藜蒿飘香;这是记者在灾后芙蓉农场农业产业化基地里看到的令人欣慰的一幕。
今年对彭泽县芙蓉农场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6月份受强暴雨侵袭,圩内田地受淹超过1/3,水产、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亩,7月份又遭受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侵害,超警戒水位2.56米的大洪水使两座万亩圩堤千疮百孔、危在旦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芙农人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于化险为夷。洪水虽然战胜了,但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任务艰巨,如何突破重围、打破“桎梏”,成为芙蓉农场新的党政班子一班人的难题。
“农业稳,天下安”。灾后芙蓉农场把现代农业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园区的得天独厚优势,打破传统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党委一班人苦苦探索,上到山东寿光蔬菜大县取经,下到安徽、浙江瓜蒌、螃蟹、牛蛙基地学习,终于下定决心——走特色农业之路,通过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闯出一条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新路,恢复灾后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芙蓉农场党委召开全场干部大会,统一干部思想认识,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职工农民奔小康步伐。
正确决策确定之后,农场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视农民增收为己任,以农业产业化为落脚点,结合实际、流转土地,认真选好农业产业化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截止2016年底,全场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成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共产党员钱元超成立的彭泽鲫繁育养殖中心每年自繁自育彭泽鲫鱼苗10亿尾,除满足当地农民养殖外还畅销东北等地,一举成为江西省农业生态繁育基地;农民唐礼玉从台湾引进水上漂莲藕新品种,吸引36户渔民组成莲藕种植合作社,种植莲藕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易采、质优、四季上市的莲藕600万斤,除满足九江市、彭泽当地市场外,还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市场,合作社农户今年纯收入每户可达5万余元,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目标;一分场党员唐丽华,一个60多岁的女党员也不甘示弱,去年初她敏锐的察觉到棉花市场滑坡行情,从外地引进野瓜蒌种植技术,当年试种25亩大获成功,亩纯收入达4000元,今年尝到甜头的她一开春就踌躇满志,召回在上海办厂的儿媳妇,租下800亩棉地扩大野瓜蒌生产规模,其周边26户农民在她的影响下,也共同租下近600亩土地种植野瓜蒌,目前他们已注册成立了芳湖湾野瓜蒌专业生产合作社,从育种、栽种、产中产后、加工、销售上一条龙进行。唐丽华说:“野瓜蒌吊瓜籽具有抗癌、降血糖血脂血压等功能,是绿色生态农产品,目前市场每斤成品价在25元左右,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好,通过去年试种,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已十分成熟,我有把握带领农民夺取今年野瓜蒌种植大丰收,让农民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驱动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场涌现出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俊龙粮油有限公司、芳湖米业有限公司;四家市县菜篮子工程企业:芳湖良种猪养殖场、芳湖禽业蛋鸡场、湖光山色蔬菜加工厂、芳湖莲藕加工厂;四家棉纺企业:振兴纺织、大丰棉业、永德棉业和伟成棉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实现了“农户+基地+合作社+工厂”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解决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彭泽县优秀民营企业家欧阳宏所经营的振兴纺织有限公司,通过近10年的发展,生产规模已由当初1万锭发展到3.5万锭,2015年产值达3.5亿元,上缴税收200万元,解决了2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彭泽县纺织行业一枝独秀。
如今,灾后芙蓉更妖娆。通过争取,投资3000万元的大堤整治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新建成的芙蓉农场一号桥宛如彩虹横跨芳湖;2000户农垦危改房已全面新建维修完成,职工群众乐开了花;振兴广场、知青会馆等一批文化娱乐项目已竣工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芙蓉人正朝着梦想、阔步向前。
来源:芙蓉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