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显灵 古寺生辉
一一重建上元殿 广结天下缘
雄险秀奇的马当山马当矶,均为骏马化身,阻挡江流洪水泛滥,以安宁社稷黎民。此山位于马当镇东北1 5公里处,山下便有一古寺,古寺名日:上元殿。
上元殿,始建于东晋,虽几经沧桑,但距今已有1600余年, 一直延续至今。古寺依山面江,确系江山如画。马当山毓秀,马当矾雄险。古人云:这里巨石森列,古术苍然,地处长江中游, 江面狭窄,是长江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它可上控荆湘,下扼皖苏。一千多年以来,这里发生的故事,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里是一个不凡之地。
唐初王勃曾泊舟寺前,来寺上完香许了愿后,便得神风相助, 一夜舟行五百里,到达洪洲,受都督闫伯屿之邀,参与腾王阁宾宴盛会,当下即兴泼墨,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腾王阁诗和序”。 李白路过马当,对马当的险要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在《横江词》六首诗其二中曾写道:“海湖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度风波恶,一水索愁万里长。”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曾在马当山讲学,并撰写了《马当山铭》:“……怪石凭怒,跳波发狂;日黯风劲,摧牙折樯;血和蛟涎,骨横鱼吭。幸而脱死,神魂飞扬。……”此为合三险为一。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也有诗力证:“马当一曲孤烟,£人物于今眇然。不见绕篱黄菊,谁收种秫圭田。”
宋朝诗人张拭也有诗曰:“千秋马当庙,千寻狮子矶。寒风起崖腹,惨澹含阴威。孤帆驾巨浪,瞬息湖洲非。忠信傥可仗,神理兹不违。”
明朝宰相解缙(江西本省人)曾撰写了《马当山记》,记下了山险水恶、人文漫布、景色迷人。清朝道光20年(1840年)英军占领上海直逼南京,清政府下令沿江要塞之地建筑炮台防守,马当炮台修建自此开始。炮台为三级,一级炮台建于山顶,二级炮台建于山腰,三级炮台建于马当矶头,另有一处600平方米的练兵场,这些遗迹均保存完好。成丰年闻,太平军占领此地,名将林启荣率重兵镇守炮台,布防湖口、马当、香口等要塞。光绪甲午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又加固了炮台。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29日)孙中山亲临马当视察,亲笔题写了“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并刻于矶头岩石上,抗战中被日军炸毁。民国15年(1926年)军阀孙传芳败退时令败军将炮台中的要件拆卸一空,现仅存三座炮台、掩体及碉堡等砖石建筑。当时,孙传芳即赶来寺中,向老和尚求食。当时寺中没有什么食物,便叫小和尚端来一碗绿豆粥,另加两片萝卜干,孙将军喝完粥后,便鞠躬作谢,跃马扬鞭而去。此后,蒋介石、白崇禧也亲临马当山进行过视察。
抗日战筝时期,遂里发生了一场浴血奋战,战斗十分惨烈,国军布防马当山工事孽固,守军信心百倍。从38年6月22日至6月26日,激战了毒日五夜。当时日军采取了立体战术,天上有飞机,水上有军舰,陆上正面进攻。攻不下,便从安徽东至的茅林洲1香圩畈,沿着太白湖、长山一带,设了一个很大的包围圈包抄马当山,步步逼近,在武器上日军打出了毒气弹。这时国军处于孤立无援态势,此时蒋介石令白崇禧派彭泽守军167师师长薛蔚英率部火速前去支援,因薛未按预定路线前行,便迟到,贻误战机,后被带到武汉枪决,该师拆销。
解放后中央领导王震、杨成武、皮定钧等均到马当山视察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烽火连续不断。马当山秀丽的风景、山中的人文景观一一炮台、马迹亭、半山亭得以保存,特别是上元殿,历时1600余年而香火不断。该殿初建时为前后三进,直到文革初期,保存完好。文革中,造反派将上元殿全部拆毁,寺中佛像一扫而净,唯独上元大帝佛像前一尊香炉,当时被一位村民抱回家埋藏在地下,直到80年代初上元寺复建时,这位村民将这尊香炉奉还本寺。这尊香炉系上元殿始建时铸造,金属材料,长约1. 2尺,宽约8寸,高约8寸,上面铸有“上元大帝座前”六个字。从年代看,这座香炉是一件珍贵文物,镇寺之宝。
现在的佛殿于80年代初在老庙原基上复建的一进简易房屋,为砖术结构,所用的材料简单,施工粗糙并不牢靠,现已三十余年。奈因今年农历5月29日瀑雨倾盆,泥石流冲刷了本寺,使本寺成了危房,而摇摇欲坠,如今冬雨雪下来,危房必然倒塌,为此本寺规划拆除危房,赶在今冬之前重建上元殿,并恢复本殿的原貌,在原貌的基础上加以装璜,使本寺金碧辉煌、焕然生辉。
在此本寺主持、本方居士等恭请:
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富商赢家、善男信女,伸出友谊之手为本寺添砖加瓦,奉献若干,以使大殿早日落成。让大帝威灵大显,佛佑社稷黎民,社会安宁和谐、国家强盛、百姓安康,早日圆小康之梦。
佛愿:消灾解厄,增福廷寿。广结善缘,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彭泽县马当镇马当山
上元殿主持
觉净 谨识
手机:138 6656 9152
2016年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