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梓镇龙桥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子,而就在这个普普通通村子背靠的大鸣山上,却发现了惊世骇俗的古文物遗址——“龙溪之源,大明嘉靖癸卯、、、、、、”、“大鸣山,大明嘉靖癸卯、、、、、、”、“清素、、、、、、”、“龙溪偶兴、、、、、”等四块摩崖石刻,而这四块摩崖石刻均出自一位署名为宗万奇的古人之手。
5月13日,记者在杨梓镇文化站站长彭少华的陪同下通过该镇邓畈村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到海拔约400米大鸣山山顶,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终于见到了当地村民发现的四块摩崖石刻。据彭少华介绍,大鸣山辐射了该镇龙桥、田丰、邓畈等三个村子。摩崖石刻上署名的宗万奇为龙桥村人氏,该村共居住有宗姓族人四十余户,据宗氏族谱记载,宗万奇系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间的进士,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村中有一座龙溪桥,桥下流水潺潺流过,而流水的源头正是来自大鸣山,于是,宗万奇便在山顶的石壁上凿刻了“龙溪之源”四个大字,以示敬畏和尊重。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摩崖石刻大字约80厘米见方,字体工整有力,有魏碑风格,虽经风侵雨蚀,但石刻之字,仍然依稀可辨。从石刻上文字的表述推断,这四幅石刻距今已有470余年。
相传大鸣山是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的屯兵地和大本营,在其周边至今还有升官岭、落冠坡、斩子岭、公主坟的记载和地点,邓畈村村中还有朱元璋斩杀三太子后的太子墓。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那块刻有“龙溪偶兴”的摩崖石刻的顶部有两个小石窟,当地村民称其为“盐钵”和“油钵”,被称为“盐钵”的石窟中十分干涸,被称为“油钵”的石窟中却积满了水。而建在大鸣山山顶的千年古刹——大鸣山寺庙,相传就是当年朱元璋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所、、、、、、据记者了解,围绕大鸣山和这些摩崖石刻,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和谜团。
同时,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如此珍贵的石刻,在我县的很多历史记录以及县志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此处摩崖石刻的情况。就此,记者采访了县文物管理所郭华所长,据其解释,主要是因为此处摩崖石刻地处原始森林人迹罕至,所以没有记录。
郭华告诉记者,他从事文物、古遗址考古工作40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在我县境内看到摩崖石刻,这些石刻进一步丰富了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内容,为研究我县民俗、民情和文化发展兴衰历史提供了新的详实的珍贵实物资料。但是,围绕这些摩崖石刻也有很多的疑问无法揭开。如在当时条件下,古人是如何在峻峭的崖壁上凿刻这些文字的?在“龙溪偶兴、、、、、”这块摩崖石刻上“盐钵”和“油钵”现象如何解释?为何在有的摩崖石刻上会出现简化了的汉字?等等,郭华希望上级文物权威部门能够助他一臂之力,将疑问破解。
什么是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彭少华 记者 查本础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