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离梦想仅一步之遥,只要你敢迈出这一步。如今,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创业新浪潮,无数心怀梦想的人纷纷乘着这股新风,转身当起了“创客”,在彭泽县芙蓉农场就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创客,他放弃了令人眼羡的高薪职位,回家养起了彭泽鲫,他就是钱铖。
27岁的钱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转身当起了“创客”,回乡养起了澎泽鲫,相比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他更爱安静舒适的田园生活。 冬季的清晨,寒风瑟瑟,池塘边一男一女正提着渔具打量着冰冷的水面,“养鱼就是要吃苦,要不然就会一事无成。”在经历了一年的磨练,出生于1989年的钱铖显得更加老练。 当每位年轻人都向往着大都市的热闹喧嚣时,钱铖却恰恰相反。在养鱼之前,钱铖在高速收费站工作,从景德镇辗转到九江,这一干就是五年。他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更爱安静舒适的田园生活,每天早上能听到熟悉的鸡鸣声,当丰收季节来临时,身边是金黄色的稻谷,“我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博大胸怀,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时家里人非常不支持,他们说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位置,把它丢了可惜,养鱼这个行业很累。”放弃了高薪厚利的职位,从事养鱼这么一个又苦又累,也没有什么“伟大前途”的职业,钱铖的爱人和亲人开始都很不理解。而且钱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跟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所以他们更不希望钱铖再走这条路。尽管“创业”之路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他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辞掉了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他说,彭泽鲫是九江的一个品牌,他不想把父辈们经营了一辈子的品种丢弃。 回到家中,钱铖查询资料,咨询了芙蓉农场,场里的领导也非常鼓励他回乡创业。可万事开头难,钱铖首先面临了基础条件不足,生产条件限制等诸多难题。“因为养鱼必须要有水,有电,可我的几个池塘水、电、路都不通。”着急的钱铖找到场里,很快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场里甚至还帮他联系了渔业专家。养鱼的基本条件解决了,但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才刚开始养殖不久,鱼苗就出现陆续死亡的情况,“四个鱼塘每天要死两三百斤鱼。”心急如焚的钱铖赶紧四处求教,在专家的帮助下,他得知自己的鱼苗得了病。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预防。 第一次养鱼就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难道投入的二十多万元要打水漂?鱼塘里每天依旧浮着一片片死鱼苗,钱铖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他想,既然无法根治,那只有减少鱼苗的死亡率。最终在渔业专家的指导下,钱铖对鱼塘采取了消毒、增氧等预防措施,鱼病得以控制、鱼苗得到保全。 “当一尾尾鱼苗从一两厘米长到十几厘米时,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钱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去年纯利润十多万。”新一年到来,钱铖不仅得到了创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制定了更为远大的目标。他说,今年要扩大养殖面积,还要搞多元化产业链,让自己的创业之路更为丰富多彩。 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钱铖每天起早摸黑围着湖、守着鱼转,他开玩笑说,别人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他就是“鱼三代”。 来源:九江日报 记者 汪良红/文 张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