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情系东升 于 2016-1-22 15:46 编辑
哥哥今年58岁,从事糕点制作整整42年。
1974年8月,年仅16岁的哥哥初中毕业就被父亲安排在黄花供销社糕点厂学徒,师从曾永庆老人,曾师傅当时年过七旬,是浩山乔亭人,祖辈曾是宫廷糕点师,他制作的糕点远近闻名!万人称赞!我父亲就是看中这位名师,才请他收哥哥为徒!要知道当时哥哥读书可是名列前茅啊,为了劝说父亲让哥哥重返校园,学校校长亲自上门做父亲思想工作,但倔强的父亲却说学门手艺比读大学强!看着校长无奈地离去,父亲久久沉默着。。。其实,父亲又何尝不想让唯一的儿子去读书啊!可是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家庭生活非常艰难,父亲一人在外工作,母亲体弱多病,家中孩子又多,16岁的哥哥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下面四个妹妹,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只有这么做了。
哥哥在他42年的糕点 制作过程中基本上是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吃大锅饭时期,哥哥在大集体的糕点厂工作,到月领工资,工资不高,但基本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还多少可以补贴点家用。
第二个阶段就是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国营单位实行承包制,哥哥果断地 承包了糕点加工厂,那时候,哥哥也就20多岁,血气风刚,敢想敢干!记得每次去哥哥的加工厂,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那些已经完工的成品糕点堆得像一座座山峰!所有糕点销往黄花、黄岭、泉山、东升、浩山等各小卖部。据哥哥回忆说,那时工厂工人最多时达17人!年营销额达五、六万元!
第三个阶段就是:供销社改制后,下岗员工眼看着一个个无事可做时,哥哥却因有一门好手艺而开始耕 耘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由于哥哥的手艺好,又本着诚信为本,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这期间几个子女也相继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都 在深圳发展,如今也都拥有自己的房产公司和五星酒店, 再过两年哥哥也 可领到社保工资,对于哥哥而言再也不差钱了!哥哥的子女们心疼操劳一辈子的老爸,都 劝他不要再做糕点,可哥哥总是说:我现在还不是很老,身板也还算硬朗,如果不做点事又干什么呢?天天打牌还坐着腰痛呢!也的确如此,如果让哥哥闲下来那真是为难他。为了折中,哥哥承诺:以后做糕点尽量少做,不加班、不熬夜!只为做些事能充实自己。
随着现在的信息化共享,微信的转发,哥哥做的中秋节发饼和春节的酥糖越来越为更多人品尝、熟悉和喜爱!一传十,十传百,让原本就紧俏的传统糕点更是供不应求!这两种传统的糕点制作过程全是手工完成,全天生产量就这么多,加上哥哥又不加班,所以常常导致有争抢的局面!每每看着顾客那么爱吃他做的糕点,哥哥总是露出非常满足的笑容。
因为哥哥的家就在我单位边上,我下班之余会去哥哥家走走,与哥哥的聊天中让我感受到他的丝丝忧虑 ,他说这些手工做的传统糕点到他这儿就要失传了,他多么希望有人能把这些做糕点的手艺传承下去。 我打趣哥哥:你这传统糕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申请保护!听了我说的话,哥哥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