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5-10-9 12:04 编辑
陶令的彭泽县衙旧址
出于对陶公的崇敬,一直以来我就想寻找先生的县衙旧址。彭泽人称彭泽宰,先生高节亮风。先生由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至彭泽县令,到弃职归去。先生怀才不遇,不逢明时!我想起了东流陶公祠大门前的一幅对联,这就是先生的一生写照。
“遇明君那得赋归去来辞,逢盛世定不作桃花源记”
可先生的县衙在那儿呢,在彭泽的黄岭镇嘛?,我只知道那儿有狄梁公的祠堂,那是唐朝武则天坐朝时狄公的彭泽县衙!并不是先生的“县府”!来到先生当年的黄菊乡,(东至县东流古镇),徘徊在陶公祠前,我不得其解。来到九江县的陶公祠和陶公墓前,可一直没有探听到先生办公的府衙。
可骄傲的,先生您当年的彭泽县为大邑,管辖范围有:有都昌,彭泽,湖口,东至等地。而先生的县衙在那儿呢?我一直想寻找,在先生的归来山庄,在先生的庐山康王谷,可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您的县府。……
当我多得知你的县府在湖口县的均桥镇,心情激动,驱车到湖口县均桥镇,询问当地人“陶渊明县府旧址”!却少有知。
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连问了五,六个当地人!皆而知所在。有一年老爹讲,“是不是柳德昭啊,你可以到镇文化馆去一问。”?无奈只好调转车头,来到文化馆门口,同行的阳老师连问了几人也不得要领。
我恼了!这么个大名人,“陶令不知何处去”?难道旧县址也问不到。正准备返程离去,恰好一白面书生模样的人过来。我连连笑脸相问。答:“向右转,前行二公里枫树村就是!他答的是那样干脆,乐得我驱车前往。哈哈!终于找到了目标!
驱车前往“柳德昭”。来到该处一池塘之畔,问起地址,当即有一老爹六十来岁。笑脸相迎“,现在,外地人是找不到了,从这处池塘前行百米就是,我带你们去”。说着引我们前行。
沿着水泥大路,向前转了一个大弯,到了一片开阔地。前面的是一处坡地。在这片开阔地,种上了棉花,后面是座山坡,这就是当年的县府所在地。可我们睁大了眼睛,那怕是一块砖,一片瓦。更是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四个字,一片荒芜。
一种莫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来到这里真是令人惊异。这样一位历史名人, 有名的彭泽县令,东晋的旧县衙,未见片石存此,连文化部门一块石碑也没有立于此地。我转身询问老人,请他介绍一些情况。
老人姓柳今年六十多岁了,娓娓道来:“我们这个村都是柳氏的后代,宋神宗柳勅是我们的先人。柳勅官封三品参军,曾列入三贤寺。而渊明先生,与我们柳家是世交。他当年上任的时候,就是乘船由鄱阳湖入月亮河到达此地。此河港十公里水路直通鄱阳湖,可惜现在已经干涸……
县衙当年面对月亮山,前倚月亮港,前通驿道。渊明先生祖籍都昌,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先生怀才不遇,在此却与我们柳氏百姓亲密无间,先生在这儿亲栽了众多柳树!我们这个村庄过去称五柳村,只是文革后改名为柳德昭,现归属湖口均桥镇枫树村。
在我小时候。在这这片开阔地,当年的旧址上有一座三贤祠,有许多古建筑,可惜那时候,破四旧。将这些古迹,当作四旧全毁了。如今荡然无存,种上了棉花……
听到这些陈述,我心里一阵酸楚。一种悲痛之意油然而生。文明在那里,精神在那里,文物在那里?,这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这么一个清高的人,这么一个田园诗派的宗师,那一个根筋触犯那些人,非要将先生的旧址毁掉。如今只剩下一批又一批的来此问津,来此问路。
渊明先生虽然归去了,可他的诗词歌赋却留下来了,而这么好的旧址为什么不留下来。想想看看先生的旧县府,留下来1500多年,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却将它毁掉,于心何忍,动机何在?文物不加以保护,却要毁坏呢。真是不可思异。
夕阳西下了,月亮山下的那片稻田,在阳光的映照下,却脉脉念情,似乎也在表示对先生的垂恋,我知道先生当年离开这里,是带着失意离开,想不到今天,我也是带着失意和酸楚离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