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5-8-30 15:29 编辑
都昌之行
与谭院,欧阳老师同赴都昌。都昌是个大邑文化发达,此行能与“鄱阳三友”相会,以文相会,心中自是高兴。
谭院为都昌人氏,自然了解老家情况,路上我笑问“为什么称都昌呢”?谭院对答,据传为“苏东坡的一首诗引起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哈哈哈,果然名不虚传!
到了都昌文联,这所小洋房就建在鄱阳湖岸边。左倚苏东坡题诗之南山,右倚小巧玲珑的“印山”,那座妙趣横生的印山就如印章压在鄱阳湖这张大宣纸上,分外引人注目,湖水不停的的拍打着这枚玉印,倍增妙趣……
这座小洋楼显得很典雅,都昌文县联上十个协会的牌子一溜儿都挂在墙上,真的让我们的协会同志景仰,直入文联吴德胜老师的写字楼。哇!好气派,一张数米长的大书法桌,上有文房四宝,外面挂了诸多墨宝,黄阿六,江国兴,曹端阳这些国协会员的名字,令人眼热。放眼看宝,幅幅好字。都昌现有十一位国协的,特别是“潘阳三友”很有名气。都昌文艺创作者队伍实力雄厚,全国性协会会员23人。陈永林的微型小说、陈玉龙的中短篇小说、杨廷贵的评论、高峰的国画享誉文坛。县文联主办的《鄱湖文艺》每年出刊20多期,近两年来,都昌作者出书20余种,《野老泉》、《寒号鸟》、《看法》等一批文学作品集好评如潮。
在中国书坛,提起“鄱湖三友”无人不知,这三人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来自鄱阳湖畔都昌县的黄阿六、吴德胜和曹端阳。 他们屡屡在全国参赛作品中获奖。
来到这样了,颇显兴奋,我说:“来了,我们就是学习,知耻近行勇。大胆写出来,好也要写,不好的也要写,以求上进嘛。
先由在广州天河区的执教的欧阳先写,阳老师大笔一挥,写了一幅草书,颇具灵气,只是章儿没带一。再由都昌书协江主席,接着是“潘阳三友但白面秀气的 “吴德胜老师挥毫,谭院写后,我提笔而上,饱沾浓墨,迎着鄱阳湖的清风,沾着南山的灵气,用我那:绵里裹铁,跌宕多姿”的苏体,写了一幅肥如杨贵妃的苏字。书后颇为得意……
在鄱阳湖之滨,在南山之下挥毫泼墨当然是人生之乐事。会上我提议,我们彭泽要向学先进的都昌学习,以后我们作协要多来参观学习。以提高水平。……
挥毫之后我们上了南山,想不到,在登南山三年后的今天我又到此地,想不到南山还是那样清秀,东西二湖还是那样碧绿,依估是那样一尘不染,在这样的红尘世界,能保持这样好的生态,这样好的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经济,去追求发展。在追求物质文明的时候,更追求精神享受!
都昌人又是那样的追求上进,追求精神享受,他们的思想又是那样富有。这不正是我们儒家思想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嘛。
在离开都昌的时候,我举起相机,拍下那里的蓝天,白云,和那一湖碧水以及沐浴在清风中都昌人。
重登都昌南山有感
偕友登南山,上灵运宝塔,极目放怀,见湖中渔船点点,浩瀚烟波。更有南山之内侧,一湾绿水,东西二湖,碧波荡漾,如葫芦系如腰中,想当年东坡在此登临放怀感然有作
一:重上南山觅旧踪,青天削出金芙蓉,两湖绿水碧波涌,不觉诗情涌上胸,
二,曾攀宝塔望鄱阳,星子波阳接豫章,老爷庙前风波动,未解玄机问客商
三:
已看双湖水,枭阳又再游,弹指才一瞬,不觉已数秋
来时曾上塔,此日又登楼,都昌原似画,人物更风流。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