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庐山雅趣 于 2015-9-13 18:13 编辑
张老师的荷塘书色
接张老师电话,邀请一游。
张老师家在马当镇以南三公里处,跃进阐之左侧。楼不高二层,却掩映在翠绿之中,树荫之内。欧氏大门上,这是一个钢架结构的欧洲式大门,趴满了绿藤点缀着红花。其幽雅之处,不仅在于主人苍劲的隶书对联,以及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而在于其别墅之古朴。
进“欧氏”大门,,有一回廊,内有一小型会客桌。这是张老师三个会客厅之一。其余的二个会客厅,一在中堂,另一处在内室。挂有书法和摄影作品。
书法作品有名家的,也有张老师自已的,摄影作品:是主人自已在西藏,宁夏等地拍的风起云涌壮观景物。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成员,张老师很好的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回廊内的一条形茶几。几块条形的木板钉成的桌面,可坐四人的板凳!没有华丽和堂皇,只是简单和质朴。回廊之内墙,挂着:青箬笠,绿蓑衣,这自然让人想起了张志和的那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不须归。”
多么有情趣的,可我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就是:不忘根本简单自然啊。
我和景德镇瓷艺师赵国学等步入其间,便感受到一种质朴而自然的气息。赵老师拿起手机,对回廊南侧的石墙连连拍照;石壁之上,有流水潺潺而下,其间有青草点缀其上
我暗自称奇,却不知流水从何而来,张老师答道“水管嵌在石墙之内”
我触景生情说道:
“有水,就有灵气,有灵气就让人安静,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有如丽江纳西族房屋的布局!
许多人喜欢丽江那种小资情调,情人式幽雅生活,我更喜欢丽江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
家家门口有流水,有绿树青藤,开窗就见天地,家里摆设很简单,有一种质朴的美,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看到这斗笠和蓑衣,显得回归了我们的本真,这提示着我们不忘过去,不忘艰难的岁月。……
张老师家的摆设,显示着一种艺术的美,在茶几上小坐了一会儿,我发了二张图片到作协QQ群,写作部落看了动心,又接到张老师的电话邀请,当即驾车来会,镇里的书记也同时来到。
大家觉得别墅最大的亮点在于荷塘。为什么称它别墅呢。有楼的人多得不可胜数,有庭院的也数之不尽。可张老师家的庭院外却有一湾池塘。
这座菱形池塘,呈 “半元宝形“约有三到四分地的面积。
四周围围以水泥短墙,起安全防护作用。塘之四周种以绿树,犹其是银杏,结满青青的果子。如深秋来此,再来欣赏银杏之金叶,那将无比动人。
塘之中间有一小岛无路可通。张老师说,“有人上去,花儿会更得更茂,也不会受损:”但塘 中有一小船,可泛舟而上。
放眼望去,岛上万紫千红,开着许多花儿,长满了绿色植物。与塘面上的睡莲遥相呼应。让人感到宁静而祥和。
张老师笑着说,傍晚和清晨来此散步,或静坐,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享受。
这一点我与张老师是相通的。黄昏之际,我会在江滨散步,但更多的是听涛,坐在石上,任清风拂面,静听涛声,
生活有荣华富贵,有简单自然,但我的内心世界,更愿意过简单的生活。
欣赏过莲塘,我们来到二楼书房,我是第二次来挥毫。上一次是同广州的阳烈旺老师来此,这次是同赵国学老师同来。
国学兄弟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最后一付字。:“天行健,君子自行不息”书记极为满意。
我挥毫写了四个大字“天地正气”
用东坡之体书写大字,能很好的表现出苏体的‘雄健大气,质朴厚重,”!感觉这宣纸吸墨极好,很好的表现笔意,笔行则行,笔驻则驻。率意而为,任情发挥!我不禁连声称赞“好纸。”
张老师笑着说
“你知道是什么纸嘛,红心宣纸,二千元一刀”
啊,真的好纸。张老师今年60多岁,有几十年书法功底,在省报多次发表过书法作品呢。挥毫写了二个字“抱朴”但归真二字没有写。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得而知。
我欣赏他的书法结字紧密,他送了一幅给写作部落,送了一幅给我!
他送的不只是“抱朴”也是天真!
平凡人过简单的生活,不也是一种享受嘛!
2015年7月2日庐山雅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