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陈毅的得意之战与失意
1947年月,汤恩伯8个师3路犯沂水、坦埠。王牌七十四师,猛向坦埠扑去。陈毅决定:不打侧翼,专打中部强敌七十四师!,将其从重兵集团中割裂出来。随即调兵遣将,形成了包围之势。七十四师迅即收缩,转攻为守,与解放军激战于孟良固山区。蒋介石接报,以为这是决战的良机,一方面令张灵甫坚守孟良崮外,急调10个整备师开赴蒙阴!然而援军阻击于外,无法进入。经三昼夜激战,终至16日傍晚,七十四师三万多人全部被歼,”张灵甫被击毙。蒋介石痛心疾首,惊呼“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损失,能不令人哀痛!”!孟良崮一役也成为陈毅得意之作。有意思的是1946年2月26日,南京会议上,蒋介石曾对陈毅及其战法作分析:
“我想在关内的共军,虽以陈毅一股为最顽强,但我们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集中兵力,首先来对付这股共军,现在还来得及。如其我们再像过去一样,不听统帅的命令,各自为政,任其东奔西突,各个击破,则二、三个月以后,你们大家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因为陈毅组织民众的技术,训练军队的能力和其作战的灵活,我们前方的高级将领中,可以说很少能够和他相比。他过去惟一的欠缺就是没有重武器,所以我们的部队虽不长于野战,但凭借工事,还可以固守!现在他在向城和莱芜得了我们的重武器,如果我们不能在他重武器部队训练完成以前,将他包围歼灭,那他的势力日益增加,我们无险可守,不仅山东将非我有,就是已经收复的苏北,亦将重变共区!所以我这几天,时时刻刻在解决如何剿灭陈毅这股共军的办法!”老蒋分析准确的。但还是败在了陈毅的手下!
陈毅所打败仗——泗县之败
听老人说 “头天侦察兵侦察了泗县城只有很少部队把守,八路军确定第二晚上偷袭拿下泗县城,可是在第二天下午国民党进驻了一个加强团,当天晚上攻城造成很大的伤亡,从晚上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才把泗县城攻下,最后攻城就不用梯子了,直接踩着阵亡的士兵尸体爬上了城墙”!
泗县城外有五道河流环绕,,平坦开阔,利于守而不利于攻。这时连降暴雨,壕沟水深两丈,宽达五丈。城门修筑了炮楼,城墙上每百米有一火力点,四角建有碉堡,城外设有鹿砦。大家看过地形后,建议等大炮运到再动手。但是遍地大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退,建议被拒绝了。
驻军172师是白崇禧的起家部队,士兵多为5年以上的老兵,入伍3年尚属新兵.!政治顽固,提出口号"死不缴枪 不做俘虏",军官军龄较长,指挥能力强,作战经验丰富.步炮协同好,指挥灵活.山 打了二天,,华野损失惨重,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伤亡过半. ". 如果按“8师伤亡过半”的标准,那么光8师就伤亡5000人左右。再加上参战的2纵、9纵,伤亡应在7000人左右,国军损失3000人。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
陈毅作为首长,承担了失败的责任。10月4日,他在给8师领导写的信中说:
“仗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两个错误……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
于是,“陈毅不会打仗”之说传开了。而这时整编74师则越过泗阳,直接向淮阴发起进攻。……
两天后,淮安亦告不守。…… 陈毅又写了一封长达1600余字的检讨信
两淮陷落之后,“华野”放弃苏中,转向苏北根据地。粟裕在凄风苦雨中向北移,众人把怨气泼到了陈毅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