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刘氏宗祠再现古韵历时一年精心修缮
▶▶近日,记者在龙城镇西陇村看到,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修缮,昔日破败不堪的刘氏宗祠已重现清乾隆年间古色古香的风采。雕刻精美的木制构件门窗、房梁、抬梁、立柱在能工巧匠的修复下,整洁完好地呈现出徽派建筑的古韵。砖木结构的墙壁、青石建筑的两进天井、排水通道等也已按照修旧如旧的标准恢复到清朝建筑特有的风格。在夕阳的映射下,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刘氏宗祠显得更加雄浑、多姿。
▶▶据了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刘氏宗祠占地400余平方米,属典型的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为省级待保文物单位。刘氏宗祠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采用穿斗、抬梁并用式构架,为家族式祠堂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在反映地方典型建筑艺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此前,由于年久失修、人为拆改、自然干缩、毛细水上升及人为盗取等原因,刘氏宗祠破烂不堪,满目疮痍。当地村民于2005年和2009年对屋面、门扇、墙体和梁柱等进行了维修。2014年县文物保护部门积极争取到国家基层文物保护维修补助资金80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刘氏宗祠进行大面积的修缮。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即是历史的教科书,又蕴涵丰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我县乡村过去几乎都有祠堂,但因各种原因大多闲置或废弃着,有的业已完全倒闭损毁。为了挖掘祠堂文化,使祠堂在乡村再次焕发光彩,近几年来,我县加大对保存保护较为完整的祠堂的抢救性保护和修缮的力度,化腐朽为神奇,充分发挥祠堂这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同时,在修葺祠堂的时候,注重突出本地本土文化特点,从建筑风格、格局上还祠堂原貌。使昔日香火缭绕的祠堂,还成为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不但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缺乏问题,也解决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 来源:今日彭泽-jrpz.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