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有怨无悔 于 2015-4-20 15:30 编辑
母亲病在塌下已经很长时间了,多日来滴米没进,一生艰苦勤劳留下了身体上的许多疾病痨伤 最近表现得比较突出。剧烈的疼痛将她本就瘦小的身体扭曲成一个巨大的句号。
母亲今年已经87岁了,生于1929年,家境贫苦,佃农出生,外祖父母体弱多病,为了治病,卖去了“房子”的大门和半边墙角的的石头。姊妹三个,母亲老大,衣不遮体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她过早懂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冬,只有一条破毛巾遮羞的7岁母亲领着5岁的弟弟一前一后怯生生地延村讨饭回家赡养父母。来到了我们刘家门口。
祖父是个文人,又是个武教士,平日里教书育人,习武健身,为人行侠仗义,积善行德,深得乡邻称道。养有七个儿女,尽管家境也不怎么好,看着年幼懂事,怯生生的,可怜巴巴地在风雪中走了十几里的两个孩子,祖父好心收留了她,于是,母亲便从此留在了刘家 ,成为了刘家的童养媳。
母亲叫翠娥,一个十分要强,勤劳和蔼,与世无争,做事风风火火,尽心尽力。记得在湖北农村生活期间,母亲的劳动工分都是按强劳力靠的。当时生产队的乡亲都亲切称她“翠娥哥”。母亲从来不与人争高低的,也没有听见她与谁发生过口角,街坊邻里深得人心。随着年纪大了人们便亲切称呼她“罗姨”、“罗奶奶”。
病塌下的母亲痛苦呻吟,上吐下拉,全是血!我知道,母亲意志相当坚强的,不是病魔折磨得实在没有办法她是不会叫出声的!一声声凄惨的叫声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在刺伤儿子的心。疼在母亲的身上,也疼在儿子的心里。
母亲一生勤俭,是不愿意轻易花费不应该花费的钱的,知道儿子并不富有,坚持不去医院就医。在我们苦苦哀求下终于去了医院,也许是老天爷同情善良帮助弱者,也许是儿女的孝心使得母亲不愿意离开她眷恋的骨肉吧?母亲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竟然能喝点水,吃些稀粥了!稍微有点好转,母亲便直嚷嚷着要出院。
由于体弱,母亲还不能下床,病塌下的母亲已明显消瘦了许多,本来就清瘦的她几乎是皮包骨了。母亲头脑十分清晰,没有人感觉到她是87岁老人。不过,最近她嘴里老师唠叨不停:“今天是什么日子?”且不停地问儿女。
儿女都十分孝顺的,耐心回答她的每一个问题。昨天,母亲又 问我“今天是几号了?”
记不清母亲是第几次问我了,说真的,我已经有点厌烦了:“您老问日期做么事咯?”
母亲没有回答,双眼深情地望着我。
“今天是四月19,农历三月初一”我显得有点不耐烦,但还是小心地回答了 母亲。
“明天是你的生日。”
天哪!原来,母亲病在塌下搬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竟是她还记得儿子的生日!
我哽咽了,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妈妈,我的好妈妈!您在疾病折磨最痛苦的时候,您没有想到自己,却在念叨儿子的生日!
本来,儿子的生日就是娘的苦日,做儿子的没有记起母亲,倒是母亲记起了儿子。。。。。。。一阵内疚,一阵心酸。
都说水往下流,一点不假,儿子是娘的心头肉,一辈子也割舍不下,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也不能忘却!
父母为了儿女可以说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可是儿女呢?又有几人守得孝道尽了子女之心?多少父母病在塌下儿女却在外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多少父母寂寞无奈孤立无助儿女却喜笑颜开游山逛水?多少父母希望儿女陪他聊聊天说说话,儿女却远在天边?谁曾想过老人的苦衷?谁会理解老人的心呢?谁都会成为儿女,谁都会有自己的儿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人 尚且如此,今人何比古人?都说“养儿防老”,儿女们,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吧!让老人欢度晚年幸福生活吧!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
母亲是一本永远读不懂读不完的书!
。。。。。。。。。。。。
愿母亲心灵得到安慰,愿母亲早日恢复健康 !
2015 4 20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